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之十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以高效、便捷、精准、高智能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创建逐渐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趋势。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截至2014年,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52个,共计投入项目资金800亿元,其中,浙江省已成功申报的试点有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拱墅区、萧山区,宁波市镇海区、海曙区、梅山保税港区、鄞州区咸祥镇、以及我们的邻县温岭。
玉环县作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之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逐年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但与此同时,城市管理和社会建设技术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短期内仍无法解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企业经营模式以及民用高耗能建筑大量消耗城市资源,使得我们有限的生存空间和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因此,加快推进中国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全力建设“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虽然县委、县政府已在2013年10月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但由于智慧城市涉及领域众多,各项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体系框架和内容不尽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为此,建议:
一、加大申报力度,夯实创建基础。在巩固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申报成功的试点城市,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加快修改和完善《玉环县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初稿),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国家智慧城市创建目标并编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和组织保障体系。同时,准确把握申报智慧城市试点的工作重点,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应用和数据共享,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二、增加政府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县科技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部门、经济综合管理和各相关产业管理部门对我县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与支持,争取更多的示范项目落户我县。加快设立“智慧城市”专项资金,县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和开发区每年单列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增强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能力。同时,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种渠道、多元投资的方式,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国际资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投入,推进项目合作,吸引国内外更多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本参与我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
三、创新发展模式,做强智慧产业。坚持“拓展应用、产业集聚、优化环境、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符合玉环实际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开展行业核心技术攻关,对引进的国际领先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对其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优先予以支持,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