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履职
协商活动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调研视察
大会发言
社情民意
 
> 履职 > 调研视察
关于发展玉环特色总部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2012-09-10-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总部经济发展,县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相关行业、企业和部门,积极开展调研,了解我县总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一、我县发展总部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我县总部经济发展的起步较晚,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但一直存在争议,口号喊得多,实际行动少。今年年初召开的县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在玉环新城规划建设总部基地,留住企业总部和投资能力,创造条件吸引外迁企业总部回归。”今年5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玉政发[2012]22号),对发展总部经济基地制定了指导性的政策。我县总部经济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总部经济理论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首次提出的,国内也通常采用这一概念和理论。根据赵弘的理论,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发展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发展带来多种经济效应,如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根据大中城市的做法和经验,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五个基本条件,一是需要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二是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三是需要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通道;四是需要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需要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对于我县来说,是否适合发展总部经济,适合发展什么样的总部经济,值得具体探讨。

1、我县发展总部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一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县已形成了以产品为依托、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功能区为核心区域、市场占有量大的块状特色经济,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较高的对外开放度及良好的发展氛围。2011年,我县实现生产总值36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0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5%。工业企业上万家,规模工业企业上千家。全县有上亿元企业100家,超10亿元企业4家(包括华能玉环电厂),上市企业4家。二是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坚持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了工业集群发展,形成汽摩配件、水暖阀门、金属制品、家具、眼镜配件、医疗器械6大主导产业集群,拥有9大国字号区域品牌,产业规模较大、外向型企业数量较多、生产经营活动多样、对外联系广泛而频繁。同时,涌现了一批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家,聚集了大量的产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拥有一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研发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融资服务能力。在调研中,许多企业反映,虽然我县企业经营成本较高,但许多企业仍不愿离开玉环,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玉环融资相对比较便捷,尤其是民间资本活跃,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输血”。许多外迁的企业,也是在玉环贷款融资,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具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随着大麦屿港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台直航不断巩固和深化,乐清湾跨海大桥成功启动建设,我县的进出口贸易条件和交通航运条件不断优化,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县企业外迁不断加剧,产业转型升级形势迫切,加快服务业发展动力强劲,将倒逼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催生适合于总部经济发展的土壤。五是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移民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多种因素结合,造就了玉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自强不息”的玉环精神,形成了兼容并蓄、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空间成本,有助于信息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

2、我县发展总部经济存在的劣势

一是区位优势不佳,交通条件落后。我县区位优势不佳,北有宁波,南有温州,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发展总部经济处于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在台州市内,面对三区、临海、温岭等地的直接竞争,也时常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目前,我县交通条件仍然十分落后,处于全市交通末端,不利于物流人流集聚。二是缺乏有效载体,高层次人才不足。我县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地位突出,但是企业大多规模小、工业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难于吸纳集聚大量的中高端人才。我县也没有足够的高等科研院校,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偏低,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具有一定产品开发能力、能独立开展重大科研活动的科技人才。三是三产不够发达,专业服务体系滞后。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总量仍然不足,2011年,三产增加值107.95亿元,增长9.0%,占全县GDP比重为29.86%,明显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周边发达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信息获取能力不强,与我县制造业的生产能力明显不相适应,也与总部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四是城市建设滞后,要素集聚能力薄弱。一座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往往是各种要素流向的重要参考指标。我县在水电、教育、文化、信息获取、人居环境等方面均跟不上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管理较为滞后,影响了对各种要素的集聚能力。五是环境不够理想,服务不尽人意。根据企业的普遍反映,与省内外的一些地区相比,我县工业用地价格过高、企业税务负担较重,相关政策不够优惠,不仅难以吸引外地企业进驻玉环,而且还造成一些优质的或有潜力的本土企业外流,并出现了产业链外迁的趋势。据一些企业反映,企业把外设的生产基地的发票开在玉环,不仅没有奖励措施,而且所得税抵免没有优惠,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一些政府部门的服务软环境依然不尽人意,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部门审批手续仍然繁琐,“找关系才能办成事”的现象依然存在,还没有形成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综上分析,我县在总体上并不具有发展严格意义上的总部经济的条件和优势,难以吸引跨国公司、全国500强等大型企业总部入驻。因此,如果要发展总部经济,就应该转变思路,准确定位,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玉环特色的总部经济,即从玉环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众多的实际出发,从发展总部经济初级阶段的角度出发,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与产业的集聚相结合,与产业的梯度转移相结合,以发展本土有实力的企业(行业)总部和吸引优秀的外迁企业总部回归为主,采取“留住一批、唤回一批”的思路,逐步培育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优良土壤,不断推进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继续保持和扩大优势。

二、推动我县总部经济发展的建议

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中,地理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重要是思想的解放、政策的突破、环境的改善和服务的提升。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来谋划和思考总部经济发展,解放思想,明确定位,完善政策,克服困难,优化环境,真正发展好适宜我县实际的总部经济。

(一)统一总部经济发展的思想认识

我县是全国14个海岛县之一,地域狭小,地源紧缺,资源匮乏,经不起粗放经营,不适合也不可能继续靠传统的手段和方法来撑大总量。同时,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区域竞争加剧的影响,我县工业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出口疲软,投入不足,经济转型迫在眉睫。此外,我县企业外迁现象不断加剧,出现了由“量迁”向“质迁”变化的趋势,由高耗能、低效益企业外流向优质、潜力企业抱团外流转变的趋势,由企业生产基地外迁向企业研发、结算等核心总部外迁的逆向趋势,这已不仅仅是工业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的简单问题,而是与我县经济发展的环境、政策等情况密切相关,已成为我县经济转型发展不容回避的突出问题。因此,要破解上述发展难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转换经济发展的思路,走集约发展道路,更加突出经营的效益和质量。只有以发展集约经济的思路,才能有效缓解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矛盾,如企业规模过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土地资源紧张、生产要素成本高涨等问题,推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真正走好全岛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升城市价值、形象和特色。而总部经济正是一种集约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是循环经济的集中体现。因此,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玉环特色的总部经济作为破除我县经济发展瓶颈、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之一,促使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使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在思想层面形成高度重视总部经济发展、共同服务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总部经济形态

    1、经营管理型。要立足我县“块状经济特色明显、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把发展总部经济与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与发展“飞地经济”结合起来,加强对优势行业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采取总部经济的管理和发展模式,把上游产品制造、低端配套产业、加工环节往外扩移,把投资、研发、营销、采购、物流、管理、结算等留在我县,整合提升产业链价值,促进我县龙头企业从“制造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变,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资源控制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总部”。同时,根据我县工业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行业协会为单位,规划建设行业协会总部中心大楼,吸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总部入驻,形成企业总部集聚效应,提升构成我县经济主体的传统优势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改变分散无序状态,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

2、仓储物流型。我县经济发展的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每年都有大量的物资和商品,在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流转。尤其是乐清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我县的交通条件,为物流运输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此,建议从我县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城北物流中心集聚区等仓储中心和大型商贸流通设施建设,整合仓储运输资源,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集散、加工、包装、配送能力;充分依托港口物流平台,发挥大麦屿港国家一类口岸的优势,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玉环)商品交易物流中心和大麦屿物流园区,争取建立“保税区”,全面推进港口物流业发展,为大型的仓储物流企业建立总部创造条件。要以环洲钢业、陆通物流等物流企业集团为龙头,积极引导传统联托运、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过渡,致力发展仓储物流型总部企业,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优质高效、安全快捷的物流业发展目标。

3、技术服务型。要结合我县的产业链优势,切实抓好“资本”与“知本”结合文章,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玉环汽摩配研究所、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浙江分院的科技服务作用,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工作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企业总部,把玉环打造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推动知识、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聚集,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凝聚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变“玉环制造”为“玉环创造”。同时,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政策配套以及产业嫁接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外地大型企业的区域管理或研发设计、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职能总部,为我县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回归发展型。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玉环人外出创业,创办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或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或有较强的市场把握能力,或从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因此,要瞄准具备实力的在外玉环人和他们创办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玉环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在外优势企业项目回归发展的意见》(玉政发〔2011〕30号文件),依托外出企业家深厚的“家乡情结”,以浓浓的乡情、优惠的政策,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投资,把企业营销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引回玉环,积极培育回归发展型总部经济;可以通过北京玉环商会、上海玉环商会等异地商会组织,将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总部引回家乡,并引回技术、人才和产业,有条件的可筹建异地商会总部大楼。针对回归的优秀企业,还要在财政税收、金融扶持、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科技创新、资源保障、工商服务、子女入学以及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制定优惠的配套政策,真正吸引优秀的外迁企业“回家”,有力助推我县经济转型升级。

   (三)从战略层面谋划总部经济发展

1、健全机构,出台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总部经济工作协调机构或总部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进一步提高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能力。要按照《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119号文件)、《浙江省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若干意见》(浙经信服务〔2010〕375 号文件),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谋划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要考虑乐清湾跨海大桥建成后,我县区域位置优化和交通条件改善,对总部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效应,出台前瞻、全面的符合我县实际的总部经济发展意见,有针对性地、适宜适度地推进我县总部经济发展。

    2、科学规划,统筹总部经济空间布局。要站在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等进行宏观指导和规划,着力克服各种利益体扩张等带来的布局与服务功能配套的混乱,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应结合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统筹总部经济空间布局,处理好总部集群布局与分散布局的关系。要抓好总部经济集聚区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根据《玉环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玉政发〔2012〕22号文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玉环经济开发区的总部大楼建设,有效集聚企业总部。在调研中,一些规模上企业反映,希望能够在滨港工业城和机电、汽摩工业园区以及规划中的漩门三期区块等产业功能区发展总部经济,建议给予政策优惠。如上海普陀区既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商务密集区建设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同时在不改变土地功能用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容积率,在工业园区中规划建设办公楼,建设企业的展示中心、研发中心。

3、完善政策,保障总部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建议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适合发展总部经济的行业企业进行排摸,建立总部企业信息库,认真听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建议,更加善待本土企业,真正从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出发来制定政策。有关政策的优惠程度要等同或接近于外地的政策,否则,根本无法吸引企业。要针对汽摩配、水暖阀门、家具、医疗器械、眼镜配件、机电等不同的行业发展需要,做到有的放矢,给予特殊性、差别化的支持和鼓励。对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可针对企业实际,采取“一厂一策”的办法,来推动发展总部经济。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允许相关商会、行业协会、企业在玉城、坎门、大麦屿等地建设行业协会总部大楼或企业总部大楼,并参照《玉环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有关优惠条件。要进一步细化相关综合配套政策,例如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总部的设立予以支持;切实抓好城区“退二进三”政策,整合提升现有城市区块功能;实施积极的土地支持政策,并加强对土地价格的宏观调控,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为总部大楼建设提供场所用地;在水、电、通信等公共设施上给予大力支持。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避免出现“总部经济”变成“总部不经济”的现象;要科学界定企业“总部”认证标准,立足于打造总部基地完整的产业链,注重操作性和可行性,对总部经济企业严格把关,更加注重企业质量;要避免“总部经济”就是“总部地产”、“总部经济”就是“总部大楼”等误区,忽视总部经济的内涵功能的集聚,忽视服务配套、产业配套和环境配套;要防止一些企业钻优惠政策的空子,避免出现偷逃税等非法行为。

4、突出重点,实施经济效益回归工程。提高税收贡献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我县资源紧缺、优质企业外流和税源流失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实施经济效益回归工程,鼓励企业由纯粹的“生产基地”向“总部-生产基地”发展模式转变,在外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生产基地,并给予玉环总部本级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奖励,使整个企业的税收负担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提高企业销售回归玉环总部本级的积极性,可借鉴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推行“异地生产、玉环开票”的总部结算操作模式,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和政府财税持续增长的“双赢”局面。在具体操作上,总分制的总部经济企业类型所得税,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总分机构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母子制的总部经济企业类型所得税,建议县政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总部经济的地方税收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真正给予企业优惠,努力实现“放水养鱼,做大税基”的良性循环。此外,县财税部门要全面梳理和掌握全县有关企业的分支机构销售、物流等异地税源情况,加强税源管理,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根据统计,外迁至安徽的100多家汽摩配企业,年产值达150多亿元,鼓励这部分企业在玉环创立企业总部,实现“异地生产、玉环开票、总部结算”,若每年有20%的销售回归,即可实现30亿元的增量回归。

(四)优化总部经济软硬环境建设

1、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总部经济发展条件。发展总部经济离不开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针对当前玉环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以“拔钉破难优化服务”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关键岗位监督,强化政府部门主动服务意识,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审批事项多、环节繁杂、效率不高、透明度不高等问题,真正打通部门审批服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审批速度;各有关部门还应建立总部企业全程代办制度,优先办理审批服务等事项,努力为总部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

2、培养引进专门人才,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提高城市人力资源储备,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要尤其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出台并落实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做到“已有政策尽量用足用够,新的政策更加超前灵活”,切实增强我县引进、留住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发展亟需的高级人才。要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训,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真正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整合企业、学校培训资源,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继续教育网络,大力培养符合我县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本土人才。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撑。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密不可分,相互促进。要积极探索和扶持制造业主辅业分离,逐步将服务业从其他产业中剥离出来,充分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的作用。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专业外包、咨询中介、品牌会展、教育培训、金融保险和文化创意等产业,进一步完善专业配套服务体系,推进服务业与总部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要加强商务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商业零售、房地产、停车场、高档宾馆、文化娱乐等生活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总部经济集聚区配套能力。

4、推进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载体。产业的集聚会带来各种要素的集聚,而要素的集聚也会促进产业的扩张壮大。要针对我县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树立“没有品牌就没有总部经济”的理念,强化企业自主品牌意识,把“品牌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创建、提升和保护品牌,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要结合我县实际,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涉海产业,积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以新产业、优势产业集聚各种要素,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良好的产业载体。

5、提升城市功能,提供有效的环境支撑。发展总部经济,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内生环境,还需要良好的基础性环境,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要以“三县三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文化、卫生服务和城市绿化水平,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乐清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高速公路接线、76省道复线南延工程等交通建设,加快大麦屿港开发开放,尽快打通玉环对外交通瓶颈,逐步改善玉环区位条件,为总部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内外交通网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