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这个依山傍海的海岛小县,尽管资源贫乏,却总能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超乎想象的速度,谱写一个个“人间奇迹”,让外界惊叹注目。改革开放30多年,十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呈现出令人瞩目的“玉环现象”。去年以来,“沿海大开发”战略的“神笔”一挥,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呼之欲出;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为主题的环境卫生“革命”轰轰烈烈开展——城市亮丽了,农村变样了,环境向好了。
然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城市环境日新月异的同时,作为城市精神第一支撑力量的市民文明素质,在城市化被确立为我县“三大新平台”建设之一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现代化的城市,不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楼房、连绵起伏的立交桥和繁华喧嚣的商业区,更体现为全体市民良好的文明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市民群体,再漂亮的城市也只不过是穿着摩登时装的村姑;市民没有现代文明素养,城市经济再发达,道路交通再便捷,幸福指数仍然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一、当前我县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市民文明素质提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开展道德经典诵读活动;举行李荣江、杜洪英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共鸣,效果空前。但由于活动项目缺乏常态化和活动时间难以持续,成果难以巩固。
1、传统价值观念面临滑坡。一是在富人被妖魔化的年代,受“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等论调的影响,传统价值观念惨遭践踏。二是小农经济影响深远,爱占便宜等自私自利思想根深蒂固。如:造房子喜欢往公共通道挪一挪,挪得马路越来越“苗条”,房与房越来越“亲密”;更有甚者,为了不让房子遭“侵犯”,故意把屋基筑得又宽有高,以致让过往车辆屡屡“触礁”。
2、市民学习氛围欠浓。一是不爱读书爱赚钱已成大众心理。图书馆阅览室里很难找出玉环本地成年人;公园凉亭、走廊上傍水就读的好风景已成往昔。不爱读书荒废知识,造成了科学文化的断层。二是饮酒、玩牌文化风起云涌。大街小巷,麻将声声入耳;酒馆饭店,猜拳此起彼伏。中外名人说不出几个来,茅台、汾酒一品便知真假;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红中、白板一摸即晓。结果,喝酒喝出脂肪肝,麻将打坏腰间盘,既丧志又伤身。
3、现代文明意识仍然淡薄。一是卫生习惯:随地吐痰、垃圾乱丢到处可见;赤膊上街、当街洗澡,时有上演。二是交通意识:斑马线上,车辆与行人抢道随处可见;红灯亮时,少数行人闲庭信步过马路,安全隐患多。三是文明礼仪:不少人满口脏话,行为粗俗。最让人不忍的是:在玉环,公交车上几乎没人有让座的习惯,中华民族起码的传统美德正在渐渐地丢弃。
二、对加强我县市民文明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民风民俗,会影响到人民的志向和志趣,影响到国家的强盛和衰败。提高市民素质是一个需要落到实处的话题;是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城市息息相关的话题;是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去做的工作;是需要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变革。为此,建议:
1、以强化宣传力度来改变市民的观念。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的素质主要体现为他是否能够真正的认识自我,有自知之明,同时用自己的意识来主宰、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教育。一是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地加大市民文明素质宣传,让文明形成一种风气、潮流。正如墨子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市民认识提高了,才能使革除陋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二是印发《文明市民读本》、《文明礼仪手册》、《中华道德歌》等册子,让市民清晰、直观地知晓文明市民应该遵守的知识规则和要求,并可以学习和遵照执行,即让市民人人心中有杆秤,内化为言行。三是宣传李荣江、杜洪英等先进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让市民知道信仰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平常日子里,从而引导市民正确把握人生的目标,树立平和进取的心态。
2、以实化阵地建设来熏陶市民的思想。有人说:“当温饱解决了,空虚是大问题,甚至空虚就是温饱的副产品。”一方面,玉环有很多富人,有钱有闲,但不是精神文化的领袖,他们摆阔、铺张、不会过艺术化的生活。另一方面,市民的文明素养不够,对于文明习惯,在思想意识上“视其小、言其轻、忽其微”。正因为如此,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靠学习和引导。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人在物质层面基本满足之后,永无止境的就是在文化、精神、艺术等方面的需要。要以新城建设为背景,建设高品位文化场馆;以旧城改造为契机,拓展文化设施平台,使人民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成果。二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将市民纳入组织化的“文明网络”之中:在机关,开展“提高机关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农村,开设文明夜校,教育农民学习城市生活的基本规则,抛弃和克服不良习惯;在学校,把知识教育和社会公德及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并重,把美德课和礼仪课纳入学校教程,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在家庭,把关注孩子身体成长和文化成绩跟加强孩子思想品行教育并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企业,开展“诚实立身,信誉立业”教育,大力宣传诚信经商、文明经商、依法经商。三要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学校、文明窗口、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把各个集体用一根文明的长线串起来,朝着一个方向——文明进步。
3、以美化教育方法来培育市民的心灵。在建设硬件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软件的跟进。一要精心设计一些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教育活动,让广大市民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如:选用一些活生生的事例进行科学、财富、健康、技能的大讨论活动,让市民懂得财富不是一切,挣钱不是全部,自己的圈子将不再以房子、车子、钱来划分。二要坚持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阵地,充分调动和保护好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吸引市民广泛参与,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2010年元旦前夕的新春音乐会,大剧院井然的秩序前所未有,这表明我们的市民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高雅。可见,人的文明潜力是可以挖掘的,但需要平台。提升素质是一个不断修炼的过程,当修炼到一定程度,良好的素质就自然天成。三要变抽象教育、灌输式教育为形象教育,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形式使宣传主题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从而,润物无声地对市民进行引导和渗透。如:电视上插播一些启迪心灵的公益广告,公交车上播放富有人情味的温馨提示,让年老体弱者享受“让座”的礼遇,为需要帮助的人送上一份关爱等等,最是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或是一句简单的话,在平平常常之中让人感动,折射出城市的文明之光。
4、以硬化监管机制来改造市民的行为。城市化进程催逼我们开展市民文明教育必须真抓实干,用过硬的手段确保市民文明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因此,加强综合治理,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城市文明教育监管体系势在必行。一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在公共场所多设置果皮箱、公共厕所,提供斑马线、红绿灯、人行天桥、地道等,最大限度减少因硬件设施不到位造成的不文明现象。二要构建高效长久的处罚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依法规范市民的行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有效杜绝不文明现象。如制定《市民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及环境卫生处罚办法》,在《办法》中规定市民的行为,违反就处罚。三要制定市民文明教育的督导评价机制。出台《玉环县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指导评价细则》,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全县市民文明教育督导评价工作,并以多种方式对先进给予褒扬、对反面典型予以揭露和鞭挞。通过这些有制度的、有组织的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方式促使文明市民教育从观念到制度,再到实际工作,环环相扣,取得实效。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文明氛围的形成更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做好自己的主人,当好自己城市的“形象大使”,以高尚的品德、优雅的风度、文明的素养、渊博的知识出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