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履职
协商活动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调研视察
大会发言
社情民意
 
> 履职 > 大会发言
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市防洪工作的若干建议
2010-03-26-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城市防洪是事关百姓安居乐业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切的热点问题。我县是一个台风和暴雨频发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洪涝台灾年份为近30年,平均不到两年即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不仅受灾年份密集,而且经济损失巨大。

1997年9月9日,我县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332mm,城关大部积水齐腰,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4.81亿元;2001年8月23日至25日,我县连续三天遭遇特大暴雨,全县平均降雨量389mm,玉坎河康育桥水位达4.42m,全县直接经济损失2.88亿元;2002年第16号台风,全县过程平均降雨量254mm,城区积水现象十分普遍;2004年,受14号台风“云娜”袭击,全县平均降雨量315mm,城区汪洋一片,积水深达1m以上,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4.5亿元;2009年受“莫拉克”台风和“9.30”暴雨的影响,我县两次大面积受淹,城区积水最深达2m多,大片民房、工厂进水。

频繁的城区内涝,沉重的经济损失,城区居民苦不堪言。诚然,在客观上,我县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是一个多风又多雨的海岛县,且城区背山临海、源短流急,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在主观上,也不能否认,我们的城市防洪建设还有些许欠缺,防洪能力还不够强大,面对大风大雨,只能眼巴巴看着城区沦为“水乡泽国”。

一、我县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于2006年11月修编完成《玉环县城市防洪规划》,并于2008年底完成清水工程,改善了城区排涝防洪条件,扩大了河网蓄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排涝、防洪能力,但城区防洪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去年“莫拉克”台风和“9.30”暴雨来临时,城区两次大面积受淹。

1、蓄排水能力不足,容易形成城区积水。城区上游仅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座,总库容量为279.4万立方米,可控制洪水流域面积仅为4.4平方公里,蓄洪能力十分有限;城区河道浅窄,容易淤积,虽然玉坎河主河道每年均进行疏浚整治,但许多支河和小河河床过窄过浅,淤积严重,排水不畅,一旦遇到台风或暴雨来临,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2、城市化进程加速,滞洪能力大大削弱。近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框架迅速拉大,滞洪区面积大大缩小;城区地面填高,缩少了调蓄容积;地面硬化规模扩大,地面渗水能力不断降低,加上排水管设计标准还不够高,每遇暴雨,城区街道便大量积水,极易产生内涝。

3、群众防洪意识淡薄,河道破坏严重。住在河道两岸的少数居民在河边乱搭滥建,经常往河道里倾倒垃圾,导致河道淤积严重;部分企业在河道上建厂房或未经批准私建简易桥梁,有些河道十步一厂、百步一桥,河床日渐变窄变浅,严重影响了排洪泄洪;许多餐饮店未按规定建造清洗过滤池,直接将油污等废料排入下水道,造成堵塞,影响排水管道畅通。

4、城市建设规划滞后,排水管网难以统一。由于城市总体规划落后,规划修改又未整体考虑,导致道路建设和管道铺设脱节,不仅造成重复建设浪费建设资金,也使有些新老管道建设标高不同,无法衔接。且有些管道设计标准过低,管口直径偏小,一遇大雨,难以承载过大的水量,只能漫到大街上。

5、河道监管力量薄弱,管理还不够到位。河道管理人员较少,有些人员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又较弱,影响了防洪各项措施的落实;少数管理部门日常管理不够到位,工作上避重就轻,部分管理环节缺位,如个别塘坝因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基本丧失了调节水位的功能;管理部门之间又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碰到困难往往相互推诿,导致执法难以到位,问题难以切实解决,违法侵占河道现象屡禁不止。

二、对进一步加强我县城市防洪工作的建议

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城市防洪工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防洪工作责任,构筑我县城市防洪的坚实堡垒,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形成防汛排涝工作合力。要正确认识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防大洪、抗大灾”的思想,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加大防洪宣传力度,使加强城市防洪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城区居民的共识。要强化部门协调,理清和落实各部门在城市防洪工作中的责任,防止和克服相互推诿现象的产生,使防洪的各项措施和建设目标落实到位。在防洪工程决策时,要多邀请当地“土专家”参加论证,广泛听取和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防止无效工程、失效工程的产生,发挥建设资金的最佳社会效益。

2、严格落实规划,加快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修编的《玉环县城市防洪规划》,提出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切实可行,规范范围扩大到集水面积38平方公里,防海潮标准为50年一遇,防山洪、内涝标准为20年一遇。但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较慢,尤其是直接影响防洪能力的排涝工程建设滞后,洪灾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仅去年就发生两次城区内涝。因此,县政府要重视规划的落实,按时实施,逐步推进,加大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筑起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防范水灾于未然。对不符合标准的排水设施及时进行改造,提高排水设施的标准和建造质量;在城区建设中,尽量安装符合排洪要求管径的排水通道,确保洪水来临时城区街道顺畅排水;由于现有的南北两个泄洪闸建造年代较早,排泄洪能力远跟不上当前我县发展的需要,应考虑规划多处增设泄洪闸门,加强排洪能力。

3、强化监督管理,构建城市防洪工作的长效机制。城市防洪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管理责任繁杂,要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要充分发挥村委会和社区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发挥他们对河道情况熟悉、与村民接触多、做工作方便等优势,协助河道管理人员开展河道日常管理工作,使防洪工作更有成效地、更具长期性和延续性地开展;要加大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将整治工作与拆违工作结合起来,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作结合起来,彻底治理河道两岸的违章建筑,确保河道排洪畅通。

4、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防洪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必须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要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保障防洪工程建设设备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要推广“以地换资”的经验,实行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切出一部分用于防洪工程;要鼓励相关部门积极向国家部委级、省级、市级等上级机关申报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我县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要与工业基地建设和房产开发结合起来,将部分河道整治投入纳入工业基地建设和房产开发的成本,解决部分建设资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