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履职
协商活动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调研视察
大会发言
社情民意
 
> 履职 > 调研视察
加快服务业发展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0-03-25- 00:00  点击数:  来源:办公室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尤其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消费需求日益提高的现实背景下,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刺激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实施“工业立县、科教兴县、三产活县”战略,制定出台了《玉环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玉环县商贸设施及业态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规划,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如期推进,服务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2008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1.59亿元,占GDP比重为28.3%,比上年增长10%,对我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64%。2009年上半年,全县实现三产增加值36.13亿元,同比增长6.3%,比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分别高出12.9和1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截至2009年12月,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14.5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0.6%;在内资企业中,服务业私营企业1770个,占到全部私营企业数23.4%,从业人员8080人;在个体经济中,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有22866个,占全县个体经营户的76.4%,从业人员33179人,占全部个体从业人员的55.4%。服务行业中的旅游餐饮行业发展迅猛,据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全县共有星级饭店7家,旅行社13家,旅游客运公司1家,基本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全县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34.88万人次,同比增长15.17%,其中海外旅游人数为2.42万人,同比增长28.42%;旅游总收入19.02亿元,同比增长15.9%,旅游创汇110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0.67%。

但是,与其他县市相比,我县第三产业的比重还相当落后,从2009年台州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可见一斑。2009年,台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854.55亿元,占GDP比重为42.2%,增速10.3%。而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8%,全市最低,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11个百分点,增速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详见下表)。

2009年全市各县(市、区)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表

第三产业

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GDP增速(%)

全市

10.3

854.55

42.2

8.5

玉环县

9.2

75.04

30.8

0.3

临海市

10.0

106.83

38.8

10.8

天台县

11.3

48.31

47.4

8.3

温岭市

10.7

201.48

40.4

10.0

三门县

11.3

35.66

41.2

10.5

仙居县

10.2

37.23

44.9

9.3

黄岩区

10.0

81.59

42.1

8.3

椒江区

8.5

132.94

50.1

5.5

路桥区

10.6

139.09

49.9

8.5

纵观我县服务业的发展,主要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市场化覆盖面还不广。目前除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公路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其它众多领域,如银行、保险、教育、医疗、电信等行业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主要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市场准入范围狭窄,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

二是结构层次较低。我县目前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邮政业、居民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大,而电信、金融、房地产、教育、卫生、文化、科学技术研究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少,与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差距较大。

三是产业化程度不高。因我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服务业对外辐射程度较低,规模化经营的产业不多,大多服务行业企业处于“低、小、散”的状态,产业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服务质量不高,导致消费资源外流。如在仓储业中物流业发展滞后,无论是组织结构、企业规模、运作模式,还是经济效益离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缺乏与国内国际同行间的竞争能力。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我县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培植地方财源、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创新发展思维、完善发展规划、拓展消费市场、提升行业管理,努力把服务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此,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着力形成服务业发展合力。目前,我县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十分强劲,大力发展为第二产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时代的号角。县委、县政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塑造品牌,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努力将我县建成文化内涵深厚、生态休闲舒适、现代服务丰富的经济强县。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消除服务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改善投资环境,增加投入、健全监管、营造氛围,进一步凝聚整体发展意识、把握政策合理倾斜、狠抓重点项目落实,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民间响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要落实服务业有关政策和规划,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以《玉环县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玉环县商贸设施及业态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为依据,抓好各类服务业子规的编制及修编工作,使各项政策更具操作性。同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对在建的重点项目要加大督查力度,及时跟踪和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召开各类协调会,帮助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服务业加大投入和有效投入。

三要加强品牌化建设,推动服务业产业升级。通过扶持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物流、房地产、商贸、旅游、交通等领域的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我县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以此作为带动整个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如依托大麦屿港区域优势,重点建设“一主”(即台州大麦屿国际物流园区)、启动“两节点”(即漩门物流中心,珠港物流中心)等三大物流园区。巩固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围绕县城中心区拆迁建设,加快形成城市商务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逐步将一度外流的消费留在本县。积极发展集镇型服务业。加强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商业、餐饮、文化娱乐、房地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性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使农村集镇和中心村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另一重要集散地。引导发展休闲性服务业。有力发挥休闲性服务业“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等行业互动发展,促进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

四要改善投资环境,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业。服务业投资不足、营养不良,成为产业发展滞后的“硬伤”。要落实好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并完善服务业投融资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切实改善投资环境。要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使更多的居民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引导服务业的投资方向,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