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作为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有1万多家,涉及多个行业,上百个工种,就业人员达数十万,其中技工缺口达数万人。“技工荒”正逐渐成为制约玉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改革我县现有职业教育和培训管理模式,建立岗前集训中心,发挥好职业教育对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是政府及相关部门亟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我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县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相比,与我县经济发展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工作缺乏合力。我县承担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部门很多,有教育、劳动、经贸、农办等,且各自都有一定的培训资源和经费。另外,我县还有7所大中专职教院校及近百家社会民办培训机构。这些承担培训任务的单位和机构在现行工作中都各自为政,培训资源不能共享,培训效果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尽人意。甚至有的部门因注重指标完成,培训流于形式,导致学员未能真正学到技术和本领。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虽有自己的培训管理部门,但由于培训资源不足,培训效果也不理想。
(二)培训效果不佳。从总体来看,受培训实力限制,多数培训机构教学设备落后,培训场地不足,远不能满足我县各行业多工种的培训需要。有的培训机构只能培训一个工种,有的一个工种却有多个机构组织培训,有的工种没有一家机构有能力组织培训,有的培训机构则未能按标准组织培训,不能保证培训质量。
(三)师资力量不足。多数培训机构师资力量薄弱,技能型教师严重不足,特别是难以引进高技能人才加入职业培训师资队伍,且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影响了正常的培训,导致我县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不高。
(四)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的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违反规定,随意招收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就业的要责其纠正并给予处罚”。我县对这一就业准入制度执行还不到位,很多企业在招收新劳动力后,没有按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和持证上岗,视自主用工为自由用工;相关监管部门对此监管疲软,不仅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正常开展。
二、建立岗前集训中心的现实意义
十年前,我县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建立了玉环县职教中心,创办了浙江江南理工专修学院,使职业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今天,建立岗前集训中心(“技工超市”式),将是我们抢占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为玉环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工人,推动玉环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着力点。
(一)有助于推进企业用工制度规范化。企业的技工岗位缺口需要合格技术工人补充,企业转岗人员需要知识更新,农村待就业人员需要提升就业能力。而通过岗前集训中心培训,传授受训人员专业技能,给予合法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极大方便企业按用工准入制度,招聘合格技术工人,按标准培训转岗职工,实现员工规范化管理。
(二)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实际效益。建立岗前集训中心,将分散于教育、人劳、农办、经贸等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集中起来,由专门的培训管理人员,按国家相关规定及标准开展培训工作,既能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又可改变目前职业教育培训小、乱、散、弱状况,推动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形成技工培训品牌,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三)有助于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过去几年中,我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还未建立与企业用工直接对接机制,全日制职业学校受学制限制,还不能向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适时的技术工人,企业不能直接从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受益。因此,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建立岗前集训中心,直接为企业培训专业(工种)对口的合格技术工人,形成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企业规范化用工的直接对接,不仅能调动企业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而且能为我县的产业升级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对建立岗前集训中心的建议
为推进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县政府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到2010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初级、中级、高级技能人才比例需达到40:45:15”。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岗前集训中心。建议如下进行操作:
(一)制订岗前集训中心建设规划。对集训中心的主管部门及日常监管职责,集训中心的设置方式、运作资金筹措、各培训机构进驻要求等事项作出详实规划。并在漩门二期划出一定规模的土地,兴建集训中心大楼,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吸引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驻。
(二)协调部门、行业、企业与岗前集训中心的关系。明确岗前集训中心在县政府领导下,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开展培训工作的原则。同时,制订相应制度,理顺县内各部门、行业、企业与岗前集训中心的关系,把分散于各部门、行业、企业的培训任务集中到岗前集训中心,形成职业教育和培训统一平台,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三)对岗前集训中心实行“超市式”对口管理。岗前集训中心大楼内按行业设置培训区域,各部门、行业及培训机构在相应的区域内,以摆摊的形式设点开展培训工作。各区域整体由集训中心统一管理,主办部门或单位承担培训经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及培训师资由主办部门或单位与集训中心共同协商确定。岗前集训中心则根据部门培训任务及企业需求组织招生,根据专业(工种)培训项目确定学习期限,负责制订相关的受训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与主办部门或单位及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受训人员管理职责。培训结束后,由政府指定的或行业规定的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对合格的受训人员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认可的培训结业证书。
岗前集训中心的具体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信在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各部门、行业及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岗前集训中心一定能够建好,并为玉环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