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玉环九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实现了海岛贫困县向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但在工业经济发展辉煌的光环下,我们必须看到,城市规划的不科学,已严重制约了玉环城市的发展。
一、规划不科学导致城市建设空间无序。由于规划编制滞后,缺乏前瞻性和严肃性,导致城市形象定位不准,城市建设整体不协调。
玉环城市形象定位从“海上乐园,快乐玉环”到花园式港口城市,再到海岛城市化建设,朝令夕改,口号一个个,城市建设主题却没有凸显,特色无法展示。由于缺乏规划的拉动,近十几年来,城区的中心功能区仍局限在老城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商铺、餐饮集聚一块。地还是原来大小的地,路还是原来狭窄的路,日益增长的人口、车辆,给群众出行、办事带来极大的不便。受到地域的限制,城区至今没有中心广场、五星酒店和大型超市,与经济强县的称号很不相符。
由于没有系统的总体规划,我县的城市建筑与环境缺乏整体旋律节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盲目求快,重复建设严重。如居民住宅,我们邻近的温岭市,他们的住宅小区是成片规划建设,错落有致,各有特色,而我县的住宅建设被群众戏称为“哪有空地哪里建,管它规模大不大”。有些住宅小区甚至连绿化、车位、物业等基础设施都没有考虑,直接影响了群众居住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不科学导致城市功能布局混乱。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区块规划事关民生和发展大局。由于没有前期长远科学的定位,以及后续的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功能布局的混乱影响了群众生活、制约了企业发展、污染了环境。一是老城区功能混乱。老城区中心功能过于集中,各种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相互混杂,既给商业、金融等经济活动造成制约,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旧城改造规划的空位、地理位置的限制等方面的制约,导致旧城区建房难、道路窄、环境差。部分群众为满足住房需求,不惜“冒险”乱搭抢建,“双违”现象屡禁不止。二是工业布局混乱。由于玉环许多中小型企业是从家庭作坊式发展而来,它们在萌芽发展时落户在生活区,若进一步发展壮大,却受到规模、产值等因素限制而无力进入工业园区。对中小企业功能区配备规划的缺位,致使它们继续在生活区生产,既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城南各大河道无法根治的七彩颜色、排洪蓄洪功能弱化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反映。
三、规划不科学导致城市交通系统拥堵。交通畅通是一个县城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区域品位和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城区目前的交通枢纽是鸡肠式的老街、狭窄的新街,据统计,我县目前机动车总量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这样有限的通行能力、有限的交通空间如何满足如此的增量。城区道路规划的先天不足和机动车的日趋递增,路窄车挤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山小学、南三路与广陵路口、康育路、玉潭路、建设路、城中路等路口,遇上下班等高峰时段,开不进车挤不进人是常有的事。交警现场疏导,疏导一次长则半天,短则几十分钟。在城区,坐车不如走路快,开车没有骑车便,见怪不怪。
此外,不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导致我县生态环境在破坏、人居环境指数在下降,城市形象没有得到提升,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群众怨声载道。科学规划城市,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是刻不容缓。为此,建议:
一、加快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围绕“海岛城市化”建设发展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当前发展中的瓶颈,邀请相关专家进行长远规划设计,完善补充和深化县域总体规划,衔接分区规划,确保规划的先导性和前瞻性。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广泛咨询,听取各界意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不以领导眼色而确定规划,不因领导的更换而改变规划,要切实维护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增加规划的透明度,公布于民,公开于众。
二、拓展城市空间。要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土地对城市功能配置和产业布局的调节作用,以拓展城市格局为目标,科学论证,分区布局,突出重点,构建新的城市中心系统,促进旧城功能转变;整合用地空间,详细规划产业布局,以漩门二、三期作为玉环未来建设的重点,逐步引导老城、新区、工业区的城市功能分流。同时,根据空间结构规划的调整,优化路网结构,衔接内外交通。对外,尽快争取与甬台温高速公路对接;对内,完善城市道路骨架网络,加强措施,畅通城区交通。通过交通框架的搭建,协调道路交通与城市用地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综合配套,实现城市化、工业化良性互动。
三、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形象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吸引力,推进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要树立独特的、高品质的海岛城市形象,发挥海岛资源特色,彰显海岛个性,如可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加以体现;在城市文化底蕴中,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玉环人文精神,塑造城市文明,提升文明层次;在人居环境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首要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城市绿化,提升居住品位;重点开展旧城改造,合理布局道路、住宅规划,在严格遵守规划的基础上发挥社区的自主能力,由社区征求群众意见,形成适合各社区实际情况的旧城改建可行性方案,国土、规划等职能部门只需对这些方案把好关,拆建等其他改建工作由社区自主进行,这样既节约政府行政成本,又可充分发挥社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