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主题活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 主题活动 > 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政协会徽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2009-09-15-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时间真快,不知不觉我在县政协担任了六届政协委员。那是在1984年4月28日玉环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我被推荐为政协委员,很荣幸出席第一次会议。会场上方悬挂着金光灿灿的政协会徽,使我心头涌起满腔的光荣感、使命感与责任感。为此,我努力学习党的爱国统一战线政策,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当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

(一)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贡献力量

在县政协一届一次全会上,我被聘为政协对台宣传组(第二届改称为祖国统一工作组)副组长,因为我父亲张成士在解放初去台湾,离开大陆30多年,对家乡情况一无所知。自从1979年全国人大主席叶剑英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八项主张,党和政府多方面开展对台宣传活动,鼓励全县每户台属向台湾亲人写一封信介绍家乡变化。我身为县政协对台宣传组副组长,当然责无旁贷,不但叫父亲回家和家人团聚,而且经常帮助全县各地不会写信的台属写书信,或代寄信件。那时,我是通过父亲在香港的朋友转信,并告知全家大小平安,请他回家来看看。果然在1984年12月中旬,父亲借口去泰国旅游,从曼谷转机回到家里。这是我父亲壮大胆量,突破台湾当局的严格封锁,在全县首开先河,县领导、县委统战部和对台办公室都很热情地接待。他还参观了全县知名企业,游览了奉化溪口蒋介石老家,看到大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境况,非常激动。我父亲从台湾回家探亲的消息在玉环、温岭迅速传开,登门查问亲人在台情况者数以百计,全县台属都纷纷写信给自己亲人,请他们回家来骨肉团聚。他回台湾后,同乡朋友登门探听家里消息者也络绎不绝。父亲回大陆探亲的事广为流传,我怕被台湾当局知道后会受到惩罚,我借用统战部办公室的电话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结果打通了台湾父亲的电话,我首先向他问好,日子过得平安否?他回答:“一路平安,没有出事。”这样我就放心了,这次电话我听说是通过日本转过去的,我成为全县第一个向台湾亲人通话者。1985年春节后,父亲在香港朋友陪同下,终于回家定居了,同时被推荐为县政协委员。在父亲的带动下,我县台胞回乡探亲、定居者逐年增多,他还经常写信给台湾的亲朋好友,告诉他们回到家乡后的所见所闻,和家人团聚的幸福生活,以及党和政府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怀。1985年5月8日,县委书记周沥泉、县政协主席黄从青亲自来沙门探望我父亲,使他倍感温馨。当年,我和父亲两人还都被评为先进政协委员。

(二)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

作为政协委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利用政协这一平台,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多写提案和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和建言献策,为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1984年我担任沙门镇卫生院院长,经常下村搞防疫工作,发现农民患癌症病例较多,同时看到农村饮水很不卫生,我就主动召集有关村干部共同研究解决饮用水问题,并撰写了提案提交相关部门,建议采取以民办公助的形式进行改水,即农民出义务工,有关部门拨出资金支持建设。提案的建议得到了很好落实,县爱卫会专门拨款购买水管及其他设备,如安人村发动村民义务围堵水库蓄水,日岙村农民义务打深水井取水,使得水源非常充足。经过各方努力,共有15个村安装了自来水。我还帮助村里请技术员设计安装水管,村干部对我非常感激,泗边村和瑶坑大坑里自然村分别送来玻璃匾致谢,我被县爱卫会连续二届评为改水先进工作者。2000年初,县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一起去视察小闾水库,看到青山一片,周边没有半点污染,库内储藏着二三百万立方米的碧清山水,没有利用,觉得非常可惜。我回家后立即撰写“尽快搞好小闾水库引水工程与全县饮水联网”的提案,很快被县水利局采纳落实,一件提案使千家万户喝上放心水,还在五届三次全会上被评为“好提案”。

我不但积极撰写提案,还经常深入群众听取社情民意。如1999年5月,根据村民反映,一位70多岁老太婆单独居住,子女忙于外出干活,没有照顾好老人,不知何时亡故,躺在地上两只眼珠全被母鸡挖去吃掉,肌肉腐烂不堪入目。这件事让我十分震惊,我便深入各村调查老年人生活状况,发现农村老年人生活自供自给的占40%以上,还存在医病难、再婚遭子女反对等问题。综合上述情况,我撰写了“切实重视农村老年人问题”的社情民意,后来被省政协《联谊报》录用刊登。还有“农村环境卫生令人担忧”、“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等社情民意信息被录用。因成绩比较突出,1999年被省《联谊报》评为优秀通讯员;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县政协信息先进工作者。

(三)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

我认为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扶持弱势群体是我们每位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如1999年3月里的一天,我到县政协提案委办公室呈交一份提案。提案委主任陈继福笑着对我说:“老张,你为他人办好事是出了名的,现在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有一个叫韩赛红的孤儿,沙门镇瑶坑人,现在在沙门中学读初二,她生下八个月后就父亡母嫁,跟随年迈的祖父母生活,家里十分困难,面临失学,委托你结对,好吗?”。听了陈主任的介绍,我就马上同意了。后来我亲自到她家看望,帮她付了学杂费,并对她的生活费用给予支持。韩赛红在沙门中学毕业后,因成绩不佳,我为她报名就读台州职业技术学校医药化工专业,后来进了大专班学习。读书期间,我都尽力给予支持。如今她在海正药业集团化验室上班,同时组建了美满的家庭。

沙门镇瑶坑村韩正才,被省里一家医院诊断为肠癌扩散,无法动手术治疗,只有三个月存活期,他花费七万多元医药费,负债累累,只得在家里等死。可是六个月后,病魔并没有夺去他的生命,他又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在求医无门、服药无钱的情况下,前来请我帮忙。我为他向县慈善总会申请到困难补助金1500元,又到奉化莱克味精厂请老板林传夫支助1万元,本人也帮助他1千元。后来,我去临海找上海仁济医疗集团临海医院癌症专家韩萍主任医生诊断,通过多方会诊,医生排除了韩正才患癌症的可能,开刀动了手术,经化验是肠结核,医药费共花了1万1千元。康复后,他已能参加轻体力劳动。

低保户孔头梅,现年83岁,没有子女,家住沙门镇南山村,在2005年8月突然中风不省人事,我闻讯后,与村民一起把他送到县二医抢救,并为他办理住院缴费手续,同时向民政局申请补助,两个星期后痊愈出院,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回家一个星期其老伴又胃大出血,深夜10点多钟,我亲自把她送到县二医抢救,住院治疗十多天痊愈出院。

农民因病找我帮忙,我都乐意为他们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困难,因此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3年至2008年,连续六年荣获中共玉环县委、玉环县人民政府老龄工作奉献奖。

                                                                         (作者:张子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