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履职
协商活动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调研视察
大会发言
社情民意
 
> 履职 > 调研视察
我县汽摩配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2009-03-26-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2008年,对我县汽摩配行业来说,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挫折。2008年上半年,受国内宏观调控影响,因材料涨价、银根收紧、利率上浮、退税下调、劳动成本提高、运输成本上升、环保成本增加、高油价下企业自备发电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等因素,行业利润严重缩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据调查,2008年上半年汽摩配行业增幅17.23%,同比2007年回落5.3个百分点。到11月份,增幅只有11.17%,同比2007年增幅回落了50%,企业订单普遍减少40%左右,出口型企业略好一些,但也在30%左右。在企业利润严重缩水和订单大量减少的双重压力下,汽摩配行业一时陷入了困境,大量企业减产、裁员,部分企业放假、停产,个别企业已经倒闭。

剖析我县汽摩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过大。汽摩配行业这几年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长拉动。从2003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增幅持续攀升,即使在国际金融风暴发生后,到2008年10月,增幅仍然达到44%。但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国际市场订单大幅减少,直接导致汽摩配出口下降。并且,国际市场回暖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对此,汽摩配行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是产业集群优势在减弱。我县汽摩配产业集群在国内最早形成,在产业界具有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资本的大举进入,国际品牌的整车企业带着他们的配套企业,在中国建成了一大批零部件集群体。这些集群体的规模、技术、研发、资金、人才、物流,以及与整车企业的关系等方面,都远远走在我县汽摩配行业前头,我们的优势已基本无存。

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拉动。我县汽摩配生产企业有2000家,其中拥有终端产品的800家,但多属“低、小、散”型,难以形成龙头企业拉动产业发展的态势。由于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差,材料、汇率、成本等一旦有小小的变动,对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因为小,无力支撑研发投入,难以形成竞争力;因为散,容易形成窝里斗,互挖人才,竞相压价,内耗严重,制约产业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08年10月发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第一位产值达408个亿,将近两个玉环的产值,最后一位是10多个亿,我县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可见,我们的汽摩配企业多么渺小。

四是研发水平跟不上行业发展需求。我县的汽摩配产业,是从传统机械制造业演变过来的。现在,多数企业从事的仍然是机械制造的一般工艺,只有少数企业进入了相对重要的一些环节,还没有企业能够真正进入汽车制造的核心领域。这与我县作为汽摩配产业基地的地位,和在国内外产生的影响力极不相称。目前,我县企业难以进入汽车配套体系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研发能力。2008年5月,江西铃木派出16人的考察组,分3路考察了我县30多家意向配套企业,结果只有廖廖几家符合要求。2008年10月,我县汽摩配行业协会在上海考察时,德国宝马中国区采购总监慕名专程从北京飞抵上海,并与10家企业进行了深谈,但在实地考察后,只有1家符合要求。

面对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是为国际销售提供资金和信用担保。我县企业国际市场销售主要在售后市场。从企业反映的情况看,国际售后市场还有订单。但是,有两方面原因导致企业不敢接单。一方面是外商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发生困难,要求提供几个月的帐期,而我们企业自身资金也有困难,很难谈成;另一方面,因国外银行和采购商的信用程度降低,企业不敢贸然发货。尽管目前也有国际信用组织提供第三方担保,但费用高,企业难以接受。如果政府能够从这两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或者还有更好的举措,就有可能帮助企业在当前困难形势下在国际售后市场上站稳脚跟,并有利于今后国际市场的开拓。

二是提升科技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多年来,我县在提升汽摩配产业科技实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各地汽摩配产业集群体发展迅猛,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加快,我县实在有点跟不上。我们每年都在讲要提升科技实力,但回过头来看,我县有哪些零部件走进行业的高端?或者是哪些工艺水平体现了科技实力?我们的投入对产业科技发展产生了多少拉动力?或许投入和产出会有一个产生效益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但我们应对此有个大概的估计和评价。我县汽摩配行业有一些量大的产品,如水泵、油泵、减震器、等速万向节、转向机等,现多数都集中在售后市场。如果在其中选中几个产品,依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形成辐射行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进行集中投入,技术突破,可以带动一大批企业技术升级,这对整个产业发展十分有利。科技部门应改变把有限的科技资金撒胡椒面般散到各个方面各家企业的做法,要通过集中投入打造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把共性技术免费提供给各企业,使更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真正受惠,从而实现科技资源效益最大化,把科技发展提到一个更有效的层面。

三是着手解决“低、小、散”问题。“低、小、散”是产业集群体在初级阶段发展时期的主要特征,随着产业升级,这种状态应当得到改善。多年来,政府提出过企业整合、重组兼并,也多次出台政策加以鼓励,但收效并不明显。在目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发展问题,而不是“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这是企业整合、重组兼并的一个良好机遇。政府应当抓住时机,推出更加有力的整合、兼并政策,并化大力气去组织实施。

四是放水养鱼,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县汽摩配行业正处在非常艰难的时期,十分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个两年4万亿的救市计划,提出了10项举措扩大内需,其中对扶持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重组兼并等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措施。并且要求地方政府筹集配套资金,减费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些举措,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县政府在安排这些扶持资金时,要多考虑用在对整个产业的升级、对带动性大的科技投入上,以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五是重新确定汽摩配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2005年制定的《玉环县汽摩配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在指导我县汽摩配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如组建1家10亿企业、6家5亿企业或品牌联合体的数量指标,及形成优势产品的数量指标具体措施不明确。另外,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规划提出的到2010年450个亿的产值目标基本上不可能实现。规划是指导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目标明确,措施可操作性强。现在距规划验收只有两年时间,政府应尽快安排修订,以便汽摩配行业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实现产业更好发展。

                                                                            骆联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