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迅速演变成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给国际、国内经济实体造成了重创,我县经济增速也大幅下滑,以外向型为主导的几大工业支柱产业遭受直接冲击,大量中下游企业面临减产、停产。各种困难与矛盾迅速积聚,特别是企业融资难问题空前突出,资金链频频告急。在这困难交加的开年之际,如何扶企业、救经济已成当务之急,政府部门要把破解企业融资难、帮扶企业共渡难关作为突破口,着手构建新型的政银企互动协作机制,促进我县经济克难奋进、健康发展。
一、我县政银企互动协作现状透视
当前我县政银企三者互动协作的基本态势是有互动,有协作,但尚处自发状态,故难以对一些现象与问题及时加以引导或纠偏。主要表现在:
(一)银企自发对接,企业融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县银行贷款总量在异地银行贷款和民间资金的有益补充下对应目前辖内经济发展现状是基本适应的,但问题在信贷资金的投向安排上存在顾此失彼。拥有近80%贷款资源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客户选择上基本瞄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且贷款准入的门槛较高,致使我县广大企业在资金需求上存在冰火两重天现象。据统计,截至上年末,全县经工商登记的企业数为1.0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980余家,而真正以企业名义从银行获取贷款的仅1300余家。而小企业*因缺乏有效的抵贷资产或财务制度不甚健全等因素被国有商业银行拒之门外,除通过小金融机构*获取数额有限的生产性贷款,或以自身的房产抵押取得贷款外,其经营性资金只能寻求民间借贷支持。在当前困难时期,一些经营比较稳健、自身积累基础较好的规模上企业基本能应对,有的甚至选择提前归还贷款,但也有一些规模上企业因置地、土建、多种经营或经营不善等造成流动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而大量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小企业则在夹缝中艰难求生。这也导致了银行一边接受部分企业提前还贷,一边虽不惜贷但慎贷少增贷,贷款难以发放的现象就在所难免。这也表明,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既正相交织又错位扭曲,破解银企互动协作的结构性矛盾已迫在眉睫。
(二)民间借贷险象环生,扭曲银企良性互动。据监测,我县民
间借贷的利率一直来随当地经济发展变化与银行贷款利率正相关变动,但自2007年以来,各类投资公司由于未受任何监控与节制而风起云涌,高利“倒款”狂轰滥炸,居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受高利率诱惑不断向投资公司积聚,民间利率已完全脱离了正常波动的轨迹,既一片混乱又高不胜寒。加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月利率近20‰,央行百日连续5次大幅降息,而一些小金融机构采取存款利率即时调整而贷款利率少降或微降的方式,使贷款利率仍处较高水平,这些也都对民间利率的合理回归起到反向阻碍作用。我县不少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大多依仗民间借贷资金维持经营,其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的负面挤压。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不少银行感到最头疼的是很难监测贷款企业来自民间高利借贷的负债情况,加上一些企业因资金紧缺涉足“倒款”不堪负荷而突然停产或逃逸,使银企互动遭遇扭曲,银行为控制风险而慎贷理所当然。民间借贷历来是我县民营经济发展在资金需求上的有效、有益补充,银企互动需要民间资金助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破解乱局,将民间借贷利率拉回正常轨道,民间借贷活动无疑会险象环生,对我县民营经济的正面支持作用将逐步弱化,这必将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进而侵入经济实体,影响我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切不可小视,更不可任其泛滥。
(三)政府在促进银企良性互动中的作用发挥不足。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来已久,当前更为突出,该如何破解?民间借贷市场乱象纷呈,企业难觅利率较低的民间资金,民营经济该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如何使银行克服“零风险”慎贷倾向,与企业共患难、共进退?这些都是事关我县经济发展大局的问题,需要我们的政府关注,需要我们的政府联合各方力量加以逐一破解。自去年以来,我县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多管齐下,多方施力,陆续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但在对待上述问题上,政府部门虽有关注,也有部署,但针对性、实质性措施还不够有力。如何为银企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尚需政府进一步施力。在银企互动中,政府不仅不能充当旁观者,也不能只当协调员,应该成为各种障碍的清扫者和银企互动的导航者,进而实现政银企三方良性互动协作共赢。
二、构建政银企互动协作共赢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理论指导,探索建立政银调研分析联动机制。金融是
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因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一旦与企业发生信贷业务,就会与企业构成利益攸关的特殊关系。可以说,银行是最了解企业的,银企互动牵连我县经济兴衰。政府若要在政银企三方互动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就应融合好政银的关系,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关注金融,了解金融,并通过金融联结企业,随时掌握全县经济金融发展动态。为此,建议政府联合并整合各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调研资源,建立政银调研分析联动机制。通过设立调研机构,不定期地对全县经济金融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作出科学判断,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上下共识,作好决策参谋,用以指导经济金融工作实践。
(二)政府要当好领航员,为银企创造良性互动协作平台。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县政府要借鉴我省丽水、萧山等已运作数年的成功经验,建立政府提供风险基金、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真正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用担保体系,尽快破解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问题。同时,要运用财政杠杆、激励机制等有效手段,协调、敦促辖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适当降低贷款门槛,让我县广大小企业分享低利率的优势贷款资源。二要疏堵结合,有效打击高利“倒款”行为。我县很多企业开始因还贷调头需要,接受短期高利借贷,逐渐因临时资金紧张求助“倒款”,逐步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目前我县被“倒款”拖垮的企业不在少数,民间借贷市场的乱局已伤及我县经济实体,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着手进行专题研究,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处置。三要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我县小企业量大面广,尽管在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少,但在增加税源、扩大就业和稳定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政府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时应多兼顾小企业,有关职能部门要热心为小企业量体裁衣,做好“小”字文章,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三)建立符合各方利益的定期协商、战略合作和协调发展机制。一要建立政银企定期协商制度。由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牵头,整合相关部门的银企活动事项,建立一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银企定期协商合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共同商讨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中长期规划,交流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协调经济运行中涉及资金融通、金融服务、信用环境和债权维护等方面的各种矛盾,加强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的协调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二要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共享制度。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与银行间共同建立一个政银企各类资源有效整合与信息适时互动的电子信息平台,为银行资金寻找安全出路,为优质企业铺设信贷通道。通过推动政府在信息平台发布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信息,银行发布信贷政策、最新金融业务、推介金融产品,企业发布资金需求、项目运作、企业信用等信息,拉近银企距离,更好地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向,支持当地企业发展。三要建立银企恳谈签约制度。在上述平台有效运作的前提下,建议由政府部门或金融监管部门牵头,联合辖内银行定期组织召开银企恳谈会,集中签订贷款意向或贷款协议,真正实现银企合作对接。
实践证明,政府、银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组非常重要的关系,政银企三方只有真诚携手,共谋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增收、银行增盈、政府增效。我们期待政银企在各方的重视和努力下,良性互动协作,从容应对危机挑战,克难攻坚,实现共赢。
经济一组 叶程
*小企业,是指在本县境内依法设立,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且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生产型、科技型和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
*小金融机构,泛指本县境内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