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上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总建筑面积达8833平方米的玉环大剧院的落成,标志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玉环的老百姓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域的高雅艺术。已创建的7个东海文化明珠乡镇、281家基层文化俱乐部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城乡群众求知的课堂、求美的窗口、求艺的乐园、求富的良友,正逐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精品不断。在我县举办的首届中国海岛文化节,为集中提升玉环文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平台;我县近年在全国及省级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频频获奖,也为玉环文化事业发展增辉添彩。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迟,步子慢,这与日益蓬勃的经济发展和广大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再与周边县市区轰轰烈烈的公共文化建设大潮相比,我县的文化发展存在着一些极不协调的现象。
现象一: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百强县没有一个文化广场。
玉环偌大的县城,没有一个文化广场,这在全国百强县中尚属罕见。玉环人要举办大型的文化活动只能临时找地点搭建舞台,广大城乡群众的健身娱乐活动也只能“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地分散在各个角落。全县各地没有一处象样的展厅,许多省市级以上的档次较高的美术、摄影等展览活动都与玉环擦肩而过。县图书馆虽采取多种举措服务大众,开辟了诸如廉政学习基地、残疾人读书基地等,但也是“一地多用”,场地的限制让许多文化活动终归是“螺丝壳里做道场,成不了气候”。玉环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和极富特色的海岛文化资源,也因为县内没有文化博物馆而“藏在深山人不知”。
现象二:文化人才极度缺乏:小演员夜市吆喝卖小商品。
在已统计的全县11个镇乡的40多名文化员中,具有中级职称的仅有3人,专职从事文化工作的只有7人,在编的文化员绝大多数已被移作他用或身兼数职。由于年龄老化以及专业不对口等因素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很难组织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而文艺类专业、艺校毕业的大学生却被拒之门外,找不到施展才艺的舞台。这种“出不去而又进不来”的怪现象在玉环已屡见不鲜。县越剧团自从省文化厅将人事权力下放到县(市、区)后,近10年来未安排一名正式员工名额。现在能上台表演的25名演员中只有7名是正式职工,且年岁渐大,其他演员全属临时招聘,每月只有500元基本工资,外加一些演出补贴。由于收入较低,这些专业院校毕业的小演员在演出之余,竟靠在夜市吆喝贩卖小商品以维持日常生活费用。在人事制度上缺乏保障,使许多演员看不到出路,流动性极大,人员的不稳定直接导致剧团生存危机,人才的缺乏又导致我县文化产品生产相对不足,文化精品匮乏。
现象三: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舞龙”变味强行讨“彩头”
过去逢年过节时,农民们会自发地组织舞龙灯、耍狮子等一些民间活动,并且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既给节日平添了喜庆的氛围,又给人们送来了健康的精神食粮。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些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不再是为丰富老百姓的节日文化生活而开展,而且已发生了严重的“变味”,轮番到商家、企业门口,乱舞一番以讨要“彩头”。据《今日玉环》报载,有些商家、企业一天之内竟被强行索要多次,而且在讨要“彩头”过程中,一些舞龙队竟然因为一些企业给的钱不够多而无理赖堵在门口甚至出手伤人,以致好多商家“望龙生畏”。此外,一大批植根于乡村的民间艺术也陷入了生存困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由于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不足,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村艺术家创作的积极性,造成了老一代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觉得民间艺术是“旁门左道”,没人愿意学,很多民间艺术面临“人亡歌息”的困境。如,颇具特色的“十兽”、“马灯”等民间艺术已销声多年。
二、对进一步完善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发挥文化资源的最大效益。既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充分发挥原有文化阵地的资源效用,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早日启动县文化广场、县博物馆的建设,全面提升我县文化基础设施档次。因地制宜地在我县一些行政村中心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内设电视室、图书室、棋牌室,外设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能就近开展学习、娱乐、休闲等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农村文化设施的使用功能。
2、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文化等部门要从我县实际出发,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2131”、送文化下乡、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等工程,以重点带全面,以工程促发展,以示范带普及,推动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确保在“十一五”期间,我县能够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全国文化先进县建设要求的文化建设新格局,文化阵地覆盖面、文化资源利用率、文化服务能力等主要发展指标在全国领先。
(二)转换机制,稳定队伍,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管理。
1、完善文化机构人员的任用制度。明确制定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越剧团、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聘任期限、考核指标及报酬标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等原则,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依据“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提高待遇,稳定发展基层文化队伍。目前,乡镇文化站人员的工资、福利能够正常保证,但村级文化管理员的工资待遇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已创建的281个基层文化俱乐部中,只有为数不多的村在乡镇的支持下聘请了专职文化管理员,大多数村级文化管理员都是由村计生员或出纳等兼职,以致文化活动室无法正常对外开放,所谓的文化活动室已名存实亡。为此,建议县、乡两级政府应将这部分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稳定人心,稳定队伍。
(三)创新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创新公共文化事业运行机制。国有文化服务单位要围绕“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县文化馆要以辅导、培训为抓手,主动下基层、到企业,逐步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方式的转变,让老百姓由“蹲在台下看”到“站到台上演”,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县图书馆要以举办“图书服务周”、“读书节”等活动为契机,多方筹划,满足各种年龄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
2、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俱乐部要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村基层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如文艺宣传、灯谜会、知识竞赛等,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在参与活动中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全方位推动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文体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