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进入新世纪,我县工业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但由于县内电网陈旧落后,存在外电送不进的电网性缺电现象,电力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脱节,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玉环供用电形势和存在问题 “九五”、“十五”期间,我县经济实现二次腾飞,刺激了电力需求的强劲增长,电力负荷连年增幅超过20%,到2007年,我县总用电量达21.57亿kWh,电力负荷达42.2万kW,分别是2002年的2.6倍和2.4倍、1997年的6.7倍和7倍;供电量从2001年的台州第五跃2007年的台州第二;人均用电量达4000kWh,属用电水平较高城市。 导致我县用电量激增的主要因素在于我县工业的快速发展。10年来,我县工业用电在总用电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去年已占用电总量的79%。 2003年以来,我县电力短缺现象与日俱增,受其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工业企业。县政府迅速采取了鼓励企业自备发电、错峰用电等措施,避免电力超负荷。同时,本着“生活第一,生产第二”的供电原则采取有序用电,有计划地对工业企业进行打闸限电。这些措施虽然保障了生活用电,但增加了政府的负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据调查,全县企业每年用于发电的柴油费支出约8000万元,政府对发电机的专项补助也超过了2000万元。导致我县供电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外电输入。 首先,我县电网基础薄弱,历史欠帐过多。 我县电网原是一个自发自供的小电网,直到1983年才并入华东电网,尽管近几年我县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全县电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2006年又完成建设投资3.3亿元,目前玉环共有变电所20座,其中,220KV变电所两座、110变电所6座、35KV变电所12座,建成以220KV变电所为核心的高压输电网,110KV变电所、35KV变电所呈放射状的高压配电网络体系,但电网基础薄弱、规模小、电压等级低、设备状况差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是县域内无500kV电源点,而是依靠外部温岭的500kV变电所作为我县的电源输入点,供电可靠性较低,存在严重的区域性电网缺电问题。即便在华能玉环电厂投运后,由于县内没有500kV电源点,华能电厂的500kV电压的电源入网,须向北接入温岭市的500KV塘岭变后,再回送我县。 二是我县高压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网络互供能力差,全县仅有两座220kV变电所,一旦1台主变发生故障,就将造成城区大面积停电。 三是变电所负载率较高,全县6座110kV变电所有4座超载或满载,另2座也已超过额定容量的75%;11座35kV变电所有8座重过载;还有10多条10千伏线路重过载。几大工业园区水龙变、汽摩变、科园变都急需扩容。 四是电压等级多,供电线路长,重复降压,影响供电质量和经济运行。由于220kV电源点少,受海岛狭长地形影响,部分供电线路较长,电压降得较大。而我县大量变电所为35kV变电所,电压等级低,需重复降压,不利于电网结构安全和经济运行。 其次,工程建设困难重重。 1、新建变电所选址难度大,落点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建设用地需求量急剧增长,用地矛盾突出。而随着负荷密度的不断增加,高压变电必须深入城区、工业区等负荷中心建设。但海岛山地的客观条件,使得可建土地非常之少,规划选址难度日益突出。 2、规划街接不够紧密。电力规划与地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区规划等专项规划街接不够紧密。一些开发区、工业区在规划建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变电所的落点和线路通道,往往土地都已供出,等到企业建设需要用电时,输变电工程已难以落地。近年来,新上马许多输变电工程,但因原有的玉环2005—2020电力工程规划相对滞后,一些项目不在规划之内,造成审批难以通过,也影响了工程的正常开展。 3、相关部门之间未形成合力。供电与土地、规划、环保、水利等部门缺乏沟通合作机制,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繁多,没有实施联合审批,大大推迟了审批的速度。 4、政策处理难度大,工程受阻严重。由于电网建设与城市建设存在着时间差,往往电网项目建设在前,城建工程实施在后,电力线路施工中必须的拆迁、跨房,政策处理难度大。如220千伏沙岙输变电工程原计划2002年投产,由于政策处理等原因,拖到了2006年底才建成;110千伏港湾至西青、兴港输电线路工程2号塔2米外的坟主提出超过5万元的补偿要求,城关办事处和供电局协调了10多次,仍无法解决,延误施工;35千伏家电线改造工程因农场安置职工的严重阻挠,不得不停工一年多。 二、加快我县电力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 我县“十一五”计划纲要提出目标: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7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5%;全县工业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据供电部门预测:2010年用电量33.56亿KWH,最大负荷75.38万KW,分别比2007年增长56%和79%。为有效解决我县“十一五”期间用电紧张问题,建议: 1、强化电力设施建设的长期规划。电力设施建设周期长,须未雨而绸缪,不可临渴而掘井,供电设施的规划、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与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同步配套;同时,还要根据今后的发展需要,合理预留供电设施用地和线路走廊,努力避免今后可能带来的高额拆迁补偿支出和政策处理拖延。 2、尽快启动500KV青塘变工程,实现电能县内供给。我县已立项依托华能玉环电厂,建设500kV青塘变一座,直接将华能玉环电厂的电力接入我县电网。该变电所计划2008年开工,2009年投入运行,届时我县供能能力和供电可靠性都将大大加强。 3、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大力宣传电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清电网建设对群众的受益程度,消除电磁污染等不实报道的负面影响,排解群众顾虑。同时,及时化解征地、赔偿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对无理阻挠工程施工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 4、形成横向协调的有效机制。仿照省内有关地区的先进做法,由发改局牵头,召集相关部门联合审批,开通电力建设绿色通道,尽量减少审批手续和环节。 5、积极引导企业节能减排,错峰用电。我县工业多属高能耗产业,多年来用电量增长幅度一直高于GDP增长幅度。2006年玉环单位GDP电耗962kWh/万元,是发达国家的3到4倍。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县今后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5%,因此必须大力引导企业广泛应用节能生产技术。在企业生产时间安排上,现在企业大多安排日班生产,白天高峰时受电源供应、电网输送能力的限制造成电力供应缺口,夜间又因为用电量少,电网负荷低,造成电力设施低利用率。因此,要加大力度,引导企业错峰用电,将高峰负荷部分转移到低谷时期,提高电力供应整体效率与效益。 (经济二组 李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