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委员
委员风采
履职视图
 
> 委员 > 履职视图
关于我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2008-12-04-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我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尤其是通过去年创建省体育强县和五大集镇创建省体育强镇活动,县乡两级共投入200多万元,使镇乡建起了10个灯光篮球场,新建3个门球场、5个地掷球场,并向各社区、行政村免费赠送健身路径100多套,以及一批篮球架和乒乓桌等体育器材;今年又向各社区、行政村免费赠送健身路径60套,大大地改善了基层体育设施,为人民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一、我县体育场地设施现状

(一)社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1、县体育中心。拥有一个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两个室内篮球场和2个室外灯光篮球场、一个网球场,室内外游泳池各一个,总占地面积约33000m2,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公共体育运动场所,不但承担着县少体校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的训练任务,而且已成为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健身走项目的培训和全民健身的好去处。

2、基层体育场地设施。近年来,通过各地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特别是去年与今年的健身路径送下乡活动,使社区、行政村的路径普及率大大提高,全县村居社区共有健身路径2800件,价值近400万元。目前,全县各镇乡及村居社区拥有篮球场70个,其中灯光篮球场11个;门球场与地掷球场分别为14片和13片,加上县老年大学各1片,共有门球场15片、地掷球场14 片;大部分村居社区都拥有乒乓球室或台球室以及健身路径(详见表1、表2);全县共有网球场12个,除县体育中心1个、县人民医院和县污水处理中心各2个外,其余7个均由各有关企业自建而成。此外,还有由私人兴办的一批经营性台球房和乒乓球、羽毛球培训机构等体育场所。

3、基层文体俱乐部创建。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从2003年开始创建社区、行政村文体俱乐部,截止去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文体俱乐部280家,其中:一类22家,二类76家,三类182家,覆盖率达90%以上(详见表3)。这些文体俱乐部拥有数量不等的室内外健身场地与设施,为城乡居民日常健身与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条件与便利,尤其是被评为台州市示范性文体俱乐部的清港烧瓦村、茶头村、双郏塘村,城关小普竹村、陈屿双峰社区、坎门办事处坎门社区、楚门总居等七家文体俱乐部体育设施相对较为完善。与此同时,开展了企业职工文体俱乐部创建活动,两年多来,共有39家非企业建立了文体俱乐部(详见表4),为本企业职工健身创造了条件。

    (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根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县中心小学以上学校35所,拥有质地、规模不等的田径场27个、室外篮球场73个、排球场34个、羽毛球场20个、足球场15个(详见表5)。其中:楚门中学、县职技校、实验学校、城关小学、环山小学、坎门小学(在建)等六所学校田径场为塑胶跑道,其余为煤渣跑道;室外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大多为水泥场地,少数为沙石地或泥土地;足球场为草地或草坪或塑胶的有8个。以区域分布看,城关地区学校最多,共11所,拥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也最丰富,有田径场7个,篮球场28个、排球场9个、羽毛球场9个、足球场6个;坎门、楚门次之,分别为4个、10个、6个、2个、2个和4个、13个、7个、5个、2个。三地之和约占全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55%以上。除楚门中学及县职技校各建有一座体育馆外,其他学校均没有体育馆。

二、我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型体育场馆已显落后

    近10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一直没有规划新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唯一的大型体育场馆——县体育中心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与省内外及周边县市区相比,已从原先的先进行列滑落到中下游水平。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已无法承办省市综合性运动会和较大型的专项体育竞技运动会,同时也难以适应广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比赛的需要,直接影响了我县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缺乏

    除城关拥有县体育中心外,其他镇乡均没有一处较大规模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使各地的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及体育培训等工作受到极大制约。如今年中考体育考试增设游泳项目后,小学生、初中生报名参加游泳培训十分踊跃,县体育中心游泳馆爆满,而港北地区由于没有游泳培训场地,使楚门、清港等地的学生纷纷前往温岭横山游泳会所参加培训,不但给参加培训的学生带来不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广大家长反响强烈,意见很大。

(三)基层体育场地设施普遍档次不高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基层文体俱乐部覆盖率、健身路径普及率已经比较高了,也涌现出一批体育场地设施相对完善的社区和行政村。如清港烧瓦村、城关小普竹村等,确实为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创造了条件。但我县社区、行政村体育场地设施无论在规模与数量上,还是整体环境上都比较滞后,普遍档次不高,几乎找不出一处亮点可供各地参观学习。如全县302个村社区共有篮球场61个,仅占20%,其中27个社区中只有石井与鲜迭社区各有一个篮球场,其余社区均没有篮球场;乒乓球桌180张,占60%;台球桌84张,占28%;即便是普及率较好的健身路径,仍有空白村18个、只有5件(半套)的村60个。而且大多数村、社区的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桌等场地设施往往分散在村居社区的各个地方,东一处,西一处,整体效果不佳。同时,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大多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存在破坏性使用、人为破坏、使用效率不高、周边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而管理及维修资金缺乏,维护难度较大。

   (四)居民住宅区体育健身设施匮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以及《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都明确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居民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但综观全县居住小区规划建设,上述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和落实,除城关石井小区有一个篮球场并配置20多件健身路径外,其他居住小区大多没有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尤其缺乏篮球场以及小型广场类健身场所,导致目前日趋升温的群众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如健身舞)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群众意见较大。

   (五)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尚未真正向社会开放

    从统计数据看,全县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中约有70%在学校。如:全县共28个田径场,除县体育中心一处外,其余27个均在学校,143个篮球场有73个在学校,16个足球场15个在学校等等。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不但可以解决群众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建设及设施投入资金,真正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对人多地少、地价高昂的我县来说尤显意义重大。上一阶段教育、体育部门虽然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问题提出的议案、提案进行了书面答复,也派人到杭州、舟山两地学习取经,形成了《关于中小学体育场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初稿,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开放涉及安全、管理、经费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到目前为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尚未真正向社会开放。

三、对进一步推进我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

    针对我县当前大型体育场馆明显落后,区域性公共体育设施缺乏的现状,县政府应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全岛城市化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并遵循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方便利用的原则来选址建设。从长远看,在城关应当规划建设新的县级体育中心和兴建县级体育公园,在其他乡镇兴建区域性公共体育设施,最好能在五大集镇各规划建设一处较大规模的体育活动中心,在其他乡镇各规划建设一处设施相对完善的体育活动场所。或者,除县城外分区块规划建设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的体育健身中心,方便全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与各项体育比赛。从近期看,县城新区可吸引社会资金兴建一座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档次大型体育场馆,提升我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品位;港北地区应兴建一座游泳池,以解决群众的紧迫需求。对此,可利用楚门中学现有土地及规划以合作建设的方式予以解决;鉴于县体育中心现有篮球场不能满足群众健身需要的现状,应择址建设较大规模的篮球健身中心,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区域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还可利用现有场地进行改造或改建,以达到一地多用的效果。如坎门人防工程地面、清港公园等都可改造改建成体育健身休闲广场。同时,在村庄规划中也要充分考虑村、社区的体育设施用地,适时建设,从而形成县、镇乡、村居社区三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系。

   (二)进一步提升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品位

     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健身路径送下乡工程,确保“十一五 ”末每个行政村至少拥有一套健身路径目标的如期实现;另一方面,县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对有条件建设集灯光篮球场、排球场、健身路径、室内体育器材、鹅卵石健身道等于一处设施较为完善健身苑的社区、行政村给予经济补助或设施投入,不断提升村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档次和品位,形成新的亮点和特色;对没有条件建设健身苑但有条件新建(灯光)篮球场的社区、行政村也要给予一定经济补助或器材投入,以改变目前全县基层篮球场严重不足的状况。要切实加强对现有村级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村级老人体协的作用,确定专门人员,落实管理责任,按时开放体育场所,及时报修体育设施,认真清洁周边环境,使体育场地设施处于正常运行,提高使用效率和设施的使用寿命,服务广大居民。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推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非公企业文体俱乐部建设,鼓励更多的企业兴建室内外体育健身场地,特别是兴建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既方便企业职工就近锻炼与健身,又分流对公共体育设施健身需求的压力,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进一步规范居民住宅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居民小区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审核,切实将体育健身设施纳入小区建设规划,督促建设单位在小区设计方案中标明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的位置、范围和面积,并按规划和设计方案组织竣工验收,从而将小区体育健身设施指标提升到绿化率等指标同等的高度和重要性,确保居民住宅区拥有相应配套的体育健身设施,方便居民健身,提高小区品质。对于已建在建居民住宅区,也要根据现有条件及时调整规划和设计方案,尽可能添置一些必要的体育器材和健身设施,满足居民需求。居民住宅小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当前应以篮(排)球场、小型广场类健身场地、健身路径和鹅卵石健身道等四种场地设施较为适宜。

   (四)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是增加社会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要在充分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学生课余身体锻炼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在通过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序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工作。县政府应通过综合测算重点解决好开放学校增加的管理费用、维护维修费用、公共安全责任保险费用等,使学校没有后顾之忧。要根据各学校的自身实际,确定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在学期间与法定节假日、寒暑假设定不同的开放时段,并予以公示。对于没有住校生或夜自习的小学或其他学校,早晚时段都应开放,对有住校生或夜自习的中学要将教学区与运动区进行相对隔离后实行早晚开放,无法隔离的应只开放晨练时段。今后在新建学校工程中要贯彻教学区、运动区相对分离的理念,以便于开放工作。学校所在镇乡、派出所、村居社区要担负起对外开放的具体实施和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学校开放范围和规模,确定容纳健身群众人数,实施有效的管理模式,确保有序开放。开放学校要强化日常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做好设施维护维修,加强治安巡查,保证校园安全,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工作顺利进行。

   (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财力保障是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前提。近年来,县财政与体育彩票公益金共同投入,加大健身路径送下乡投入力度,取得了较大成效。除继续确保健身路径送下乡资金投入外,还要建立村级健身苑和篮球场建设、小康体育村建设的投入机制,落实体育器械维护维修经费,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对于大型体育场馆和区域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以及专项体育场所建设与修缮,要以项目为龙头,做到财政资金投入足额到位,从而为全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逐步改善我县体育基础设施落后面貌,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良的健身环境和条件。

                                                                  (作者:县体育局  蔡昌富)

附:表格

 

表1:全县镇乡、社区、行政村主要球类场地一览表

镇乡

篮球场(个)

门球场(片)

地掷球场(片)

乒乓球桌(张)

台球桌(张)

镇乡本级

镇乡本级

社区

镇乡本级

社区

镇乡本级

社区

1

城关

9

61

0

1

9

1

0

1

0

0

2

1

7

17

0

0

0

2

坎门

12

6

2

0

2

1

0

0

1

0

0

1

8

5

0

14

4

3

陈屿

6

48

1

1

7

1

0

0

1

0

0

2

5

28

0

5

13

4

楚门

/

28

0

/

8.5

2

/

0

1

/

0

1

/

18

1

/

13

5

清港

/

39

1

/

17.5

1

/

1

1

/

1

1

/

30

0

/

30

6

芦浦

/

16

1

/

3

1

/

0

1

/

0

1

/

12

0

/

6

7

干江

/

19

1

/

2

1

/

0

1

/

0

1

/

19

0

/

2

8

沙门

/

23

1

/

5

1

/

0

1

/

0

1

/

17

0

/

5

9

龙溪

/

20

1

/

2

1

/

0

1

/

0

1

/

10

0

/

9

10

鸡山

/

6

1

/

2

1

/

0

1

/

0

1

/

4

0

/

1

11

海山

/

9

0

/

1

1

/

0

1

/

0

1

/

0

0

/

1

小计

27

275

9

2

59

12

0

2

10

0

3

12

20

160

1

/

84

合计

302

70

14

13

192

85

 

表2:全县社区、行政村健身路径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号

镇乡

社区数

(个)

行政村数(个)

10件以上

10件以下5件以上村数(个)

空白村数(个)

10件以上村普及率

5件以上村普及率

社区数(个)

村数(个)

1

城关

9

61

9

46

4

11

75.4%

82%

2

坎门

12

6

12

6

0

0

100%

100%

3

陈屿

6

48

6

24

24

0

50%

100%

4

楚门

/

28

/

25

1

2

89.3%

92.9%

5

清港

/

39

/

31

8

0

79.3%

100%

6

芦浦

/

16

/

10

5

1

62.5%

93.8%

7

干江

/

19

/

1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