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玉环政协网!
  
委员
委员风采
履职视图
 
> 委员 > 履职视图
打造制造之城,急需培养本地技工队伍
2007-09-05- 00:00  点击数:  来源:   文字大小:【放大】【缩小】      

    一、培养本地技工队伍的背景与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县的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态势,总量逐步做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水、电、路、土地等要素制约也逐步加剧,为了从根本上打破这一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一个时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努力,着力引导我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规模扩张向集约型质量提升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土地资源、水电资源短缺的现实面前,也积极选择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而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一支庞大的技术精湛的技术工人队伍都是其关键和基础。但是,我县是个人口小县,却又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工业经济的大县。工业经济萌芽和起步时期,本地转产转业的农民、渔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第一批廉价的劳动力。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量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我县,为我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并为维持我县工业经济低成本的竞争力作出了贡献。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由这些大量的、廉价的、却又低素质的劳动力组成的我县产业工人队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县经济转型的需要,玉环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目前玉环的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比解决水、电、路、土地等要素问题更加重要。

    当前,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当中的技工人才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也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一般来讲,要培养一支庞大的技术工人队伍,引用一家企业的管理标语,就是“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吸引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前两句是保守地防止人才流失,后两句则是积极地寻求人力资源上的突破。可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县就业环境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并不优越,赴外地“吸引急需人才”,劳动关系难以巩固,即便吸引到技工前来就业,往往也是“飞鸽”牌,只能作为应急的措施。而玉环经济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是一支“永久”牌的技工队伍。反观玉环本地的技工人员,由于身处家乡,能深深融入玉环的文化环境,扎根家乡意识浓厚,极少跳出玉环谋职就业,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永久”牌的队伍。同时,回顾玉环众多分工细致的行业企业,其创始和发展大多是企业家自身精通某项生产技术,继而独立创业,从技工到老板,因此,培养本地技术工人队伍,既是为当前我县经济转型提供人力保障,也是为玉环未来的创业队伍储备人才。

    综上所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本地技工队伍,为我县产业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和储备未来人才,应是当前政府解决经济发展突出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县本地技工队伍的现状来看,问题也十分明显:

    一是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青年技工的补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到位,如今本地青年就业人口本身就已经减少,而更为值得重视的是社会就业观念的偏差,学生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当领导、当“白领管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青少年也不再立志去做一名“蓝领工人”,学生填报志愿宁可选择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学习理论,也不愿意进职业院校学习技能。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初升高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与职工教育的比例应该是1:1,但玉环长期无法达到这个要求,结果是,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良莠不齐,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许多回乡大学生没有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就等于待业,大学生为了就业而“返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技术教育报考门可罗雀,社会技术工人队伍奇缺。

    二是培训失位,导致大量本地劳动力素质偏低。近年来大量的农民、渔民转产转业,政府在这方面也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于这批人的系统的职业培训还做得非常不够,导致他们素质明显偏差。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在玉环,全县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仅7300人,占总人口的1.67%,接受高中(中专)教育的41400人,占9.52%,接受初中教育154600人,占35.54%,接受小学教育155200人,占35.69%。到2005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2年,与发达地区相差1-2年。

    三是企业技术工人的使用和培养存在恶性循环。由于在技术工人培养上的失位,我县企业实际上承担了“培育”技工的社会职能。玉环企业所招收的员工大多是没有技术的普通工人,企业由此而大量增加额外的废品浪费、机器损耗,但往往是刚刚培训出来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紧接着又被挖了“墙脚”,或者跳槽,使得企业在招收新员工上往往裹足不前,或者吃过亏后也学别人的手法,到其它企业去挖,如此恶性循环,进一步恶化了用工环境,也加剧了技术工人的紧缺。

    二、培养本地技工队伍的对策与建议

    县第十三届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宏伟的全岛城市化战略目标,提出在未来五年,玉环将打造制造之城,为此,我县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及早培养和储备自己的技工人才。

    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温州等一些深受产业工人不足制约之苦的地方,已经开始了系统的政府培育计划。如温州市正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培训基地,提出:“在全市相应的行业区域,建设3到5个国家和省级及20个左右的高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采取补助办学的方式,鼓励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技术人才,年培养培训规模达10000人,四年内培训基地共培养培训5万名左右的符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到2010年,全市要建成5到8个国家级和省级及30个市级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完成10万名左右的符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需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我们应该学习温州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制定系统的可操作的培养培训计划,加大政府投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技工人才。目前,参加三年全日制技工班中专教育,累计学费仅8000-10000元/人,参加三年全日制大专班技工教育,学费仅15000-18000元/人。我县每年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不到2000人,这笔投入不大,却能每年给我县换来2000个受过系统教育的技术工人。农渔民短期三个月职业培训,一般收费1100元左右,有了这笔投入就能使这些农渔民拥有一本技工证书,既可以充实紧缺的技工队伍,也让他们拥有一种谋生的技能,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渔民收入也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其次,要转变就业观念。技工队伍的短缺,有社会家庭就业观念上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企业往往只重视科研管理人才,而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却另眼相待。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舆论引导,象中央电视台最近推出“状元360”栏目,充分展示当代工人精湛的技艺和时代风采,以及蓝领精英的示范榜样作用,在全社会树立“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让更多的社会家庭认识到蓝领也出人才,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当工人也能成才;同时,企业也要给予技术工人更多的培养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就业环境,充分体现对一线工人的认同和尊敬,让技术工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拥有一种光荣感和归属感。

    第三,要牢固树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理念。作为我县技工队伍培训的具体执行机构,各职工学校和培训机构不仅要切实提高师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还要清醒认识并坚决克服“教、学、做”相分离的现象,牢固树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理念,给培训学习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制造业闻名于世的德国为例,他们每年高中毕业直接考大学的比例一般不足1/2,而学生选择任何一种职业教育或培训,都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一边接受教育,一边进工厂实习,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切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技术工人队伍。

    第四,还要多方联运,各司其职。培养技工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劳动部门、教育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要各司其职,形成有机整体,共同推进技工队伍的培养。具体来说,企业要积极参与,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及时提出用工需求,劳动部门要及时掌握和发布各种用工需求信息,教育部门要科学调度职业学校的资源配置,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要开展订单定制服务,最后劳动部门发证验收,从而形成“政府投入引导,企业下单订制,社会办学培训,学生(农渔民)受训提高”的培养机制。

    高素质的技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我县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政府、企业、全社会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尤其是一支本地化的稳定的高素质技工队伍,对于玉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天在技工队伍培养上需要付出很多,但如果不抓紧培养将来会付出更多。(李 振 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