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3R”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针对的是环境资源利用的输入端,是指在产品生产经营和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污染物的产生,采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减少环境和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即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再利用原则(Reuse)属于过程性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尽可能延长产品和包装物的资源利用时间,提高其资源利用率,避免过早地转化为废弃物,以节约资源消耗。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输出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减少最终废弃物处理处置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综合利用。
一、我县为什么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
首先,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实际行动。
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发展循环经济列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2005年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式确定为政府工作任务;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把它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指出: 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强化政府责任是关键环节,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是基本手段,加强依法治理是重要保证,要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也连续召开相关会议,高密度推进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工作。因此,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坚决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
2006年6月,召开全省节能降耗电视电话会议,国家重点用能企业在会上签订节能协议;7月,国务院召开废水废气减排会议和加强节能降耗工作会议;8月,国务院[2006]28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决定》;8月31日,召开全省节能降耗座谈会;9月30日,召开全省工业循环经济现场会;9月28日,召开全市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会议,下达市对县考核任务;12月6日,召开全省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大会;12月21日,国务院召开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议。
其次,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加快实现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县地处海岛,人均资源占有量水平低,环境容量小,是个典型的资源小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县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土地、水、电、原材料等资源要素供给越来越紧张,环境容量承载压力持续加大。重GDP、轻资源节约,重发展速度、轻环境负荷,重环保末端处理、轻全过程污染控制等现象较为突出。可以预料,“十一五”期间,我县发展的资源代价和环境成本将会不断上升,市场竞争、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如何破解资源和环境两大难题,将是我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和发展新模式,从而加快实现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比较项目 |
传统经济 |
循环经济 |
运行方式 |
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 |
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
对资源的利用状况 |
粗放型经营,一次性利用;高开采、低利用 |
资源循环利用,科学经营管理;低开采、高利用 |
经济增长方式 |
数量型增长 |
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型发展 |
废物排放及对环境的影响 |
废物高排放;成本外部化,对环境不友好 |
废物零排放或低排放;对环境友好 |
追求目标 |
经济效益(产品利润最大化) |
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 |
环境治理方式 |
末端治理 |
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 |
(注:引自戴备军主编的《循环经济实用案例》P10)
再次,抓好工业循环经济是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工业领域是我县循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四节—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在工业领域,据统计,我县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的78%,社会资源(原材料)消耗的90%在工业领域,一次性能源消耗的90%在工业领域,电力消耗的70%在工业领域,水资源消耗的30%在工业领域,社会废弃物排放的50—60%在工业领域,其中,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县排放总量30%、96%和94%。因此,抓好工业循环经济是我县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国家和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与部署,近年来我县在工业领域推进循环经济试点、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与探索,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到位。对什么是循环经济,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心里没底,考核体系中还过于强调发展规模与速度,忽视综合效益,更谈不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作一次绿色产业革命。
二是规划滞后,政策供给不足。虽然我县已新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做了一系列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工作力度仍须加大,规划体系缺失,具体政策措施有待落到实处。
三是民营企业自觉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基础和动力不足。我县工业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多数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在进入经济增长“高成本”时代,多数企业面对剧烈的市场竞争,仍然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难以自觉地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三、几点建议
第一,构建总体框架。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工业功能区和社会各个层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清洁生产和“四节—利用”工作,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工业功能区循环产业链为平台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1、建设绿色生态企业。构筑企业内部小循环,促进企业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在生产过程、产品、服务中进行全过程控制,实施清洁生产,增加生态效益,减少人类及环境风险。
2、建设三大循环产业链。一是以水暖阀门、汽车零部件等机械产业为中心的循环产业链(图1);二是以华能电厂为中心的循环产业链(图2);三是以甲壳素及衍生物制品行业为中心的循环产业链(图3)。通过延伸上下游企业,构建合理的产品代谢链和废物代谢链,对废弃物(废屑、废金属/废件、粉煤灰、废气)进行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实现产业结构最优组合。
3、建设循环经济型工业功能区。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结合循环产业链的建设,逐步调整工业功能区产业布局与产品结构,整合功能区各种要素,对新建的工业功能区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和选择入园企业,合理营建功能区内企业间共生耦合关系,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逐步达到循环经济园的要求。
循环经济发展的三个层次
1、企业内部小循环: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清洁生产是其基本形式,一种生态的、绿色的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模式,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实现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闭路循环生产。实施清洁生产的工具有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会计等。
2、区域共生企业中循环:主要表现为共生企业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即区域生态工业园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通过工业园区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企业间的共生网络,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能量及水等资源梯级使用,具有明显的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特征。
3、社会大循环: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政府作为决策主体,在政策、技术、财政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和约束;有步骤地建立完整配套的法律政策体系,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规划体系,强化监督机制。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参与,促进大众消费取向、生产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的转变;借助大众取向的选择作用,引导循环型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发展潜力的外显;通过科技扶持引导生态化、清洁生产技术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的开发;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补等经济手段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生态技术,积极参与工业生态网络构建,积极参与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第二,落实具体措施
1、抓好“五个一批”,夯实工业循环经济工作基础。一要尽快编制《玉环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一批试点乡镇、功能区以及省级、市级试点企业的工业循环经济规划。二要围绕“集约化生产”和“节约型经济”的目标要求,对试点采取政策扶持和监督考核,积极推进省、市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好一批试点企业和试点功能区。三要着力推进一批省市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四要针对我县机械加工、家具、橡塑、医化、电镀等行业特点,重点鼓励这些行业开展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研发一批行业共性的先进实用技术并加以推广。五要进一步加大清洁生产试点与绿色企业创建的工作力度,实施和创建一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绿色企业,同时,对一些重污染的行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
我县千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25家已签订责任状,获绿色企业省级4家、市级3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合格企业省级5家、市级10家。
列入省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3家,我县被列为市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县,试点乡镇为坎门、陈屿,试点功能区为滨港、漩门工业城,试点企业3家,清洁生产试点企业省级3家、市级10家。
2、深入推动节能降耗、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工作。一要加强节约用电。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强节约用电的实施意见》,对已签订节能责任状的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跟踪监督;抓好用电大户的节电技术改造,把节电节能与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结合起来。二要加强节水工作。重点促进高耗水、高废水排放单位的节水工作,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中水回用和废水的循环利用,提高工业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三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进一步拓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重点发展海洋生物综合利用、粉煤灰利用、冶炼废物回用等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要做深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产业。制定出台再生资源利用产业规划,以废铜与废钢回收为主,尽快建立废旧金属回收交易市场,规范废旧金属收购秩序,做深工业配套产业体系。
3、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与相关扶持政策。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和技术要求,建立万元GDP物耗、能耗、水耗、水气环境、水环境以及“三废”利用率、资源综合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方面的量化指标,结合国际、国内和行业内的先进水平进行科学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奖罚。作为全市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县,在组织实施《玉环县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设立我县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出台政策细则,更好地推进我县工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
各国相关政策支持①设立政府奖励政策。奖励有关企业、学者和公众参与者。②税收优惠。对利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③收费和征税政策。对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行为实行收费和征税。④政府优先购买。在政府采购中要求对有再生成份的产品实行优先购买,否则处以罚金。国内已设立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或相关资金进行扶持的省市有大连市、浙江省、嘉兴市、温州市等等。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筑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郑 福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