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号:017 关于解决县污水处理厂不能“健康”处理污水的问题的建议
提案人:经济一组、坎门联络组
内容:玉环污水处理工程(厂)是响应国家为加强污水处理,保护水环境这一号召下由政府斥巨资委托县污水处理工程指挥部兴建起来的,经过八年的建设,概算投资2.527亿元的省重点工程玉坎河治理及城市污水处理工程于2006年8月份正式竣工验收。但经今年7月份至10月份对该工程调研的结果来看,令我们惊讶并感到痛心的是:污水犹在,而且还存在污水未经净化处理直排大海现象。这是“治污”还是“制污”?
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设计不合理。如厌氧池过大,四方型,导致泥沙易沉淀等。2、部分设备安装不合理。如变频器的安装等。3、设备基本损坏。如蝶阀大部分已经失灵等。4、运行资金不足,生产无法以继。如该公司至目前为止,财务、财力上只能勉强支撑到2006年底,2007年将无生产运行资金。5、部分接入污水管网的污水本身就存在超标问题,而污水处理厂的这套设备又无法处理这种本身就超出设计范围标准的污水,导致污水再次回流的现象。6、产权模糊,归口管理不明确。处理厂竣工投产后,产权不清晰,财权和事权不明确也不一致。7、管理滞后,企业化运作受阻。竣工后,未能相应地从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转换到企业管理模式来,这必然造成企业运作上的管理混乱。
综上所述,县污水处理工程若再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换、改造部分设备是不可能正常运转的。那么这里将是我到最大的“制污点”了。
答复内容:县污水处理公司于2005年11月份经调试试运行及竣工验收手续完成后正式归口县建设规划局管理。为此,我们重组了公司董事会,派精干人员去污水处理厂协助生产,努力使污水处理厂的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局长孙火龙同志数次到污水处理厂指导工作,并多次召集相关人员就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生产运用及污水处理事业的出路问题展开讨论。对于县政协第七届委员关于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存在问题的提案,我们在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也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支持,有人民的支持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搞好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事业成为造福社会的朝阳产业,成为社会的“聚宝盆”而不是“烫手山芋”、“资金漏斗”、“制污大户”。在此,我们仅就委员们的提案做如下汇报:
一、设计不合理问题。关于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我们目前尚无定论,但设计缺陷确实存在。比如委员们提到的厌氧池过大问题,我们也就此问题邀请过相关专家进行会诊讨论。厌氧池6万吨/日污水处理量是合理的,就目前2万吨/日处理量而言,对污水的停留时间、污泥龄及对厌、好氧区参数比一系列参数均发生了影响。玉环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有其特殊性,由于考虑到国债资金的使用问题,将两期工程同步建设及设备一次性安装,为优化设计的脱氮除磷效果而加设厌氧池这一构筑物(未将厌氧池进行分组)。故在更正设计方案时存在一定的纰漏,而且在设计时未将一期设计的厌氧池使用设计说明做明确描述。从目前的厌氧池生产情况分析,对除磷效果明显。关于厌氧池四方型问题确实存在,由于循环水流的特性,四方型必然不适合,沉泥不可避免,有待污水处理厂逐步进行完善,加装导流设施。我们也已就污水处理厂生产存在的先天不足的生产硬件设施问题汇报县政府,要求资金到位后进行逐步整改甚至停产整顿。
二、部分设备安装不合理问题。此问题在污水生产试运行过程中确实就已存在,比如委员们讲到的变频顺问题,确实对污水处理厂的生产造成了被动,此问题也将待资金落实后与厌氧池改造同步实施。
三、设备基本损坏问题。由于设备国产化比率高,设备从采购到正式建设完成投产的周期长,且受污水处理厂特殊地理位置限制,恶劣的气候使设备损坏居高不下,确实存在设备运行的维修量很大,但污水处理厂已建立相应的设备损坏应急预案。关于设备的损坏后的维修率高问题,污水处理厂将利用现有有限的资源,尽一切力量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现有员工的积极性来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行,待资金充裕后再着手逐步进行设备改造与更新。
四、运行资金不足问题。李茂芳常务副县长已做重要指示,必须全力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生产运行,由县财政核定基本生产运营资金并按月划拨污水处理厂(至污水提价后再行调整)。同时,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污水收费文件精神,玉环县污水处理厂污水收费价格明显偏低,物价部门积极为污水调价事宜出谋划策,目前已基本做好污水调价前的准备工作。其它方面,如污水处理厂的3700万元建设贷款还本付息问题,已请示县政府要求减轻污水处理厂负担,尽快解决贷款偿还问题;生产上的用电用水费用大的问题已请示县政府要求水、电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这个社会效益型企业予以优惠。以上请示县政府还未批复。
五、部分接入污水管网的污水本身就存在超标问题。目前接入管均为玉环新老城区污水管网及坎门城区管网,以生活污水为主,但部分指标确实存在超设计进水标准,加大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为此,我们已与环保部门进行协商,要求着手进行调查。同时,污水处理厂也将加大生产管理力度,努力促进污水处理效率最大化。
六、产权模糊,归口管理不明确问题。目前,污水处理厂已归口县建设规划局管理,具体生产经营运作由县建设集团总公司进行总体把握。目前,已着手就污水处理走市场化道路与各方进行探讨,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就有民营资本介入,使污水处理事业逐步民营化,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作用,促进污水处理效率最大化。
七、管理滞后,企业化动作受阻问题。从工程指挥部管理模式转换到企业管理模式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没有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为此,污水处理厂已着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借鉴其它兄弟县、市具有成功管理经验污水处理厂的科学管理经验,以期使污水处理厂的管理逐步完善、科学。
同时,我们也已了解到关于污水未经净化处理直排大海的问题。此问题确实有过,由于污水处理厂当时还处于建设指挥部管理时期,在生产调试试运行阶段,为检查、维修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曾经因为厌氧池的设备问题仅对厌氧池内一池的水进行排放,而未将全部进水直接排海。当时由于管理程序问题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吸取教训,努力改正,建立、健全相关设备、设施损坏的应急预案,千方百计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生产运作。根据玉环县常务会议纪要〔2007〕2号文件,县政府已对县污水处理厂问题做出明确表态。会议同意,由县财政给与每月贴补54.2万元(若污水处理费收入减少,贴补相应增加),贴补期限自2007年1月至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时(预计到2007年9月份)。会议还明确,县污水处理公司运行问题的解决分三步实施。第一步,由李茂芳副县长牵头,按照原先计划接通污水管网大坝段,同时章勇副县长配合,接通汽摩产业功能区段污水管网,确保县污水处理公司有足够污水可以处理;第二步,县污水处理公司要制订统一方案,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第三步,待整个污水管网联网、设备检修到位后,考虑调整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并包装县污水处理公司按照BOT方式进行出让。出让方案须经县四套班子会议讨论决定。
我们委员们的提案是诚恳而真实的,在此,感谢委员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我们工作存在的问题多提宝贵意见,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为民着想、为民谋福利。
以上答复,若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